【新春走基层】“在家有春节团圆的味儿,忙也开心!” 过年的“仪式感”不能少

窗外晾着腌好的咸鱼、羊腿、猪蹄,厨房里泡着一大桶“马菜”(马齿苋),客厅码着刚到货的整箱猕猴桃和阿克苏苹果……1月15日下午,走进市民孙桂芹家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结婚36年,孙桂芹和丈夫朱道生一家,从最初的小两口变成现在的六口之家,虽然年岁长了,人口多了,每年过年的“仪式感”却一点没少。“在我们家,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这么多年来,该有的过年习俗我们一直保持着。”孙桂芹说。

早早忙年是孙桂芹家的“老规矩”。“你看,现在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孙桂芹领记者进了厨房,一样一样地介绍。“儿子、儿媳、孙女、孙子都跟我们一起过,家里人口多,每年过年前都要多准备些。”

年货采购和初步处置主要是老伴儿朱道生的活。“每年送灶前几天就开始采办。”朱道生说,猪肚、口条、猪心等都是他从相熟的肉铺新鲜采购的,“主要用作春节期间饭桌上的冷碟。”鱼也是买了鲜鱼回来,自己亲手腌制的。“码上盐,擦上五香,撒上花椒,做出来的味道孩子们都爱吃。”

一大桶马齿苋则是去年七八月份,孙桂芹特意到洪泽湖大堤旁的农田里挑回来的。“自己挑拣的,鲜嫩又好吃。去年一下子挑了七八十斤,回来以后洗净、晒干,专门留着过年包包子。”前不久,孙桂芹又和家里的姊妹一起到乡下杀了一只小羊,“可以用肋条肉烧酸菜,骨头烧汤。”

除了丰盛的饭菜,“守岁”也是孙桂芹一家过年的“重头戏”。“我们守岁的方式是一家子打麻将,孩子们看春节晚会。”孙桂芹笑着说,“大孙女10岁了。每年年三十晚上,宝宝睡觉前,我们都会在宝宝的枕头下放上压岁红包、一条大糕(寓意‘步步登高’)和6块糖(寓意‘六六大顺’)。孙子出生后,也一样。”

大年初一的早饭是一家人期盼的“游戏”环节。孙桂芹会在当天早上吃的“万万顺”和汤圆里包上1角、2角、5角钱。“吃到1毛,可以奖10块,2毛就是20块,5毛50块。为了吃到‘大奖’,一家人都拼命抢,特别开心。”

孙桂芹说,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到饭店吃年夜饭也很方便,但他们一家人仍然每年都选择在家“自己忙”。“过年嘛,就图个氛围。还是在家有春节团圆的味儿,忙也开心!”

融媒体记者 何弦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