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裴安年:用非遗作品唤起大家的“年味”记忆


走进淮安市洪泽湖博物馆原馆长裴安年的工作室,记者看见许多山水画和剪纸作品,其中一类剪纸作品立即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它仿佛是从前春节时贴在门前的物件。它用红纸做成,中间刻着吉祥图案和吉祥话,图案周围是无数镂空的小孔,下端还有红纸流苏。从前过年时,家家户户的老房子门前都会贴一排这类剪纸作品。一阵风吹来,空悬的纸流苏还会随风轻轻摆舞。

裴安年好像看出了记者的心思,主动介绍说:“这种剪纸叫门缨。过去春节时,它5张一组被贴在门前。我们洪泽的门缨具有浓厚的水文化特色,图案大多是水、鱼、螃蟹等,吉祥语也多是‘顺水顺风’‘满载而归’‘年年有余(鱼)’之类的,很有渔家生活气息。”

“你来看看这是什么。”裴安年拿出另一幅剪纸作品,是门缨的放大版。他热情主动地介绍说:“这叫天钱(乾)。过去,人们在过年、过大寿和结婚时,将它5张一组贴在堂屋第三架梁下的木方上。它的图案通用题材是财神、寿星。老大爷过大寿时,贴带有老寿星图样的天钱(乾);老太太过生日时,天钱(乾)的图案多是观音;年轻人结婚时,当然就用龙凤图样了。”

裴安年是洪泽区非遗剪纸项目的继承人。“洪泽湖门缨、天钱(乾)”项目是市级非遗保护项目。“过去春节时,人们贴上门缨、天钱(乾),用来拒穷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新式小区,门缨、天钱(乾)在新式的房子里不适用。机器制作的窗花批量生产,千篇一律,失去了地方特色,却替代了过去的手工剪纸。”裴安年接着说,“现在,人们常常说过年没有‘年味’了。什么是‘年味’?在我看来,‘年味’就是过年期间的每一个细节。现在过春节,人们都买现成的物品、食品,完全不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没有‘忙年’的过程,哪能体会到‘年味’!”

在裴安年看来,门缨、天钱(乾)这些物件反映了过去老百姓的一部分生活状态,保护它们,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每年,在‘博物馆里过大年’‘非遗进校园’和博物馆日、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等活动中,裴老都会向市民宣传、讲解洪泽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洪泽湖门缨、天钱(乾)项目也在其中,很多人看到这类剪纸,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过年时的场景。”洪泽湖博物馆副馆长席大海说。洪泽区委网信办

融媒体编辑 卢化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