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全面小康·红色村镇 小康之路】好味稻,水利造!

【红色记忆】“洪泽区红色资源最丰富的乡镇就是岔河了。”洪泽区党史专家赵先明向记者一一道来:淮宝县政府设在岔河,新四军主办的江淮大学在岔河,新四军战史上重要会议仁和集会议在岔河召开。

在赵先明的指点下,记者来到了洪泽区岔河镇。行走在岔河老街,仍能感受到岁月斑驳的痕迹。穿镇而过的浔河上,名为“岔河石桥”的小桥连接起老街和淮宝县政府旧址。走进淮宝县政府旧址,彭雪枫夫人林颖亲手种植的腊梅映入眼帘,茁壮成长的腊梅似乎仍在诉说当年的烽火岁月。陈列馆中,“永保群众利益”的碑文拓片以及一幅幅图片,生动展现了淮宝县兴修水利和开展生产合作运动的历史。

赵先明告诉记者,淮宝县境内水网密布,穿岔河镇而过的浔河东连白马湖、西接洪泽湖。“要想安居乐业,就必须兴修水利。”1943年、1944年,淮宝县在经济大为好转的情况下,进行了两项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1943年7月,维修了因战争遭到损坏的洪泽湖大堤。“‘永保群众利益’就是原淮宝县政府县长方原,在1945年8月为洪泽湖大堤题写的碑文。”此外,1944年7月,又在吕良东湖滩人字河与大仙河(也有写作大汕河)汇流处建了一道500米长的大坝(又称“人字头工程”)。大坝建成后,使2000多顷泽地变成良田,并保障了数万顷良田的安全。淮宝县的农业生产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四军四师和淮北区党委机关的粮油等物资供应,一半以上来自淮宝县。

【亲历者说】“种田太苦了!”淮安森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浩回忆起出门打工的初衷,脱口而出这句话。2002年以前,谭浩是岔河镇的一名农民,干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12亩土地,一亩地产稻1200斤,每亩地的净收入只有400元,12亩土地带来的年收入不足5000元。“自家的地,自己用水泵抽水灌溉。水泵够不着的地方,还要用肩挑。”谭浩说,累死累活还挣不到多少钱,他索性去南京打工了。

这一出门打工就是16年。16年间,谭浩在南京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生意,也在寻找新的商机。最终,家乡岔河成为他投资的热土,他干回了老本行农业,最关键的原因是“种田也不那么苦了”。

为什么种田不再辛苦?谭浩认为,关键在于水利设施的改善。水泥沟渠直通田间,泵站放水直流地头。“什么时候该放水,专门的开泵人会把握,一点不用烦神。”谭浩先后共流转了2000亩地种植有机稻,公司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如今,有机稻米一斤卖到了5元钱,一亩地净收入1500元左右,这也带动了当地百姓收入的增长。谭浩公司的米厂高峰时段能用工30人,田间生产高峰时段用工达300人,每人每天的工资可达150元。

更令谭浩兴奋的是,6月初,深受百姓喜爱的“大衣哥”“草帽姐”为他的有机大米做起了代言。“代言费将近90万元!”这要是放在20年前,谭浩想都不敢想。

【记者手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儿香两岸”,歌曲《我的祖国》里的歌词,用在岔河也不为过。好水好土好味稻,岔河大米先后多次摘取全国“金奖大米”“江苏好大米金奖”等桂冠,这背后,有着水利的功劳。

近年来,洪泽区探索出“五位一体”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和运行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等问题,有力助推了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回望历史,淮宝县组织百姓兴修水利,也是为了“永保群众利益”,只不过当年兴修水利,是为了吃饱:战胜灾荒、填报肚子;如今兴修水利,是为了吃好:吃出绿色、吃出健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永保群众利益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融媒体记者 张娇娇 黄育举 卢化福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成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