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创新在淮安】涟水:打造“淮浦义警”品牌 汇聚群防群治力量

这是一支拥有2000余人的“义警”队伍,成员分布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个行业,他们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格员、公务员、教师,还有个体经营者、退休人员。他们广泛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巡逻防范、法制宣传等工作,拓宽了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

“淮浦义警”所在地涟水县淮浦路派出所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有10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91653人,常住人口20余万人。去年以来,涟水县在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打造“淮浦义警”品牌,有效解决了群众参与度不高、警务资源紧张等问题,提升了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

借助民力

撬动社会治理杠杆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因为漏水问题,今年初,家住涟水县温州花苑小区的楼上楼下两户居民发生了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淮浦义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调中心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调解员、律师和小区物业对案件进行研判,从情、理、法多角度确定调解方案。调解中心人员多次利用晚上时间,向双方耐心讲解法律条文,经过反复劝导,两户居民最终签订了调解协议,楼上业主被要求在限期内完成卫生间漏水的维修工作,楼下业主不再追究对方的其他责任,双方握手言和。

淮浦路派出所与“涟水义工”、涟水县微力公益协会等公益组织合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广泛吸纳社会群众、行业单位共同成立“淮浦义警”,分类注明志愿者职业、特长、住所。自2019年初启动以来,队伍已从首次招募的25人,扩大到2000余人。与此同时,公安机关转变角色,担当警务活动指导工作,牵头对“淮浦义警”开展基本业务培训,逐步形成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

创新模式

精准开展群防群治

社会治理,创新在基层,活力在基层。“淮浦义警”模式立足辖区发展实际,依托多元化的参与机制、多样化的治理举措,创新打造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载体。

“淮浦义警”在派出所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的义务巡防、防范宣传等工作,志愿者在微信群报名参与,深入开展各项服务。例如,广泛吸纳学生家长和学校教职工加入组建“护学岗”,保障学生家校之间“两点一线”的安全,截至目前,共有600余名家长参与。派出所定期组织“淮浦义警”深入城乡接合部社区开展扫黑除恶、普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宣传活动,协助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护楼护院、邻里守望等工作,截至目前,开展法律法规宣传67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参与治安巡逻400余人次,协助民警辅警抓获违法人员25人。

激活机制

提升义警队伍作用

在持续做大做强“淮浦义警”队伍基础上,涟水建立健全奖励、保障机制,推动“淮浦义警”队伍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实现与警务工作同频共振。

探索建立“积分制”考核机制,不断激发“淮浦义警”参与群防群治的工作热情。为“淮浦义警”定制服装,提供工作场所,配备必须物品,定期邀请“淮浦义警”家属子女参与“警营开放日”,开设“反诈小先锋”“急救小勇士”“安全小卫士”等安全防范社会实践课程。成立“淮浦义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调中心,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积极引导政协委员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宣传员”“监督员”,截至目前,共调解民间矛盾纠纷285起。

融媒体记者 叶列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

通讯员 陆瑞云 王瑶 费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