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淮河新时代】自古涟漪佳绝地 四水穿城粮满仓——涟水奋力书写兴水利民新篇章

涟水“因水得名”,“水文化”“水生态”是涟水的底蕴和底色。涟水充分利用四水穿城的自然禀赋,突出涟水湖、古淮河、盐河、涟河、漪河等滨水空间,打造出城水相依的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着力构建“生态之城”与“水韵之城”。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涟水县作为农业大县,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尤其是新中国治淮70年以来,灌区的发展使得粮食产能不断提高,家家从“户无余粮”变成了“稻粮满仓”,人民生活从温饱奔向小康。

新中国成立时期 发展灌溉 促进农业生产

涟水县地处淮沭沂泗下游、洪泽湖尾部,境内河道纵横、河网密布,水资源总量较为丰沛。黄河夺淮前,涟水县是个“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的鱼米之乡。黄河夺淮后,受洪涝影响,涟水县成为了“有田皆斥卤,有地但蓬蒿”的破碎田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涟水人民奋起治水参加导沂治淮,外御洪水,全力治理内涝,发展灌溉,促进农业生产。1957年朱码节制闸的兴建,抬高了盐河上游水位,使自流灌溉成为可能。1958年相继建成了涟东、涟西、涟中三个灌区,拉开了涟水县河网化建设序幕。上世纪70年代,全县坚持“搞水利—种绿肥—改水稻”政策,涌现出黄营公社大飞大队农田水利建设典型,新建西张河金码、公兴河四支等梯级控制闸,建立淮涟灌区,全县农业灌溉实现了灌区全覆盖。四大灌区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历经多年建设,初步形成灌排分开的干、支、斗、农渠和大、中、小沟的灌排渠系。

改革开放时期 人推肩挑 发展农田水利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建设开始“唱主角”。每家每户分到了“责任田”,人们盼望着从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水利建设顺应发展大潮,开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恢复、巩固、改造、提高老灌区,增建水利用站,开辟稻改区,开启了兴修水利的热潮。

上世纪80年代,涟水县抓住商品粮食基地建设、黄海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各项投资机遇,对一些不合理的泵站、节制闸进行改造,加大机电泵站的建设力度,新建了涟城电力排涝站、高沟排涝工程等水利设施,疏浚了杰勋河、公兴河、伏堆河等河道,并配套了相应的河工建筑物,充分挖掘灌区潜力。冬闲时,各乡镇都组织人力“上河工”,男女老少齐上阵,挑河挖淤、疏通沟渠。当时没有机械,挑河工具只有铁锹、铁锨和小车子。寒冬腊月,工地上密密麻麻全是人,人推肩挑,歇人不歇车。在这样的艰苦努力下,水利基础设施逐步建成。

1989年,涟水县被评为“全国101个水利先进县”之一,荣获国家水利部牌匾,1990年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田水利先进县”,颁发了“大禹杯”。到1995年,全县农业灌溉在平原河网梯级控制下,已较好形成自流、纯提水与提水补给相结合的灌溉工程体系。

21世纪初期 加大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

2000年,淮涟灌区作为国家大型灌区改造试点率先启动,至2010年共实施了6期节水改造项目,一大批老旧水利工程得到改造,农田配套也逐步得到了完善,农民从灌区建设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涟西灌区节水项目从2004年开始到2010年底,实施了5期节水改造项目,新建、拆建了老化的涵闸、泵站等工程,衬砌了防渗渠,提高了供水效益。以前该项目范围内农田灌溉一次需要5至7天,改造后只需2到3天,缩短了供水时间,降低了供水成本,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2009年,涟水县进一步加大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涟东灌区一期工程上马,项目主要围绕涟东总干渠穿城而过这一特点,着力提升城区水环境。通过对城区段河道进行改造,新建涟河风光带,实施北门闸至盐河口涟河两堤挡土墙,沿河建设了亲水平台、滨水步道,在岸坡实施了景观工程等,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水利发展新时期 厚植绿色 打造水韵之城

在涟水县涟河风光带,水面上铺设了多块栽满花草的“绿岛”,俨然是绿意盎然的小花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悉,涟水县为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河道水生态景观,投入200多万元开展涟河生态浮岛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涟河水生态景观,受到群众欢迎。

近年来,涟水县进一步巩固园林城市的创建成果,做到见缝插绿,多形式、多视角、多层面为城市增绿、配绿、缀绿,启动实施城区见缝插绿工程与街头游园,建设城景相融的绿色家园,达到“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格局。

该县还大力实施主城区控源截污工程,推进集中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加快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实现碧水清波、绿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共生的美丽图景。通过水环境的治理,打造更多的“水景观”,形成较好的“水生态”,真正让涟水“因水有名、因水闻名”。

融媒体记者 胡适之 王夏禹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