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清明节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

提起清明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祭祖与扫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祭扫的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如“云祭扫”等新型祭扫方式。清明节的内涵到底为何,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与发展?记者采访了民俗专家、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陈瑾。

陈瑾介绍说,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同时它也是重要的节气之一,兼具自然与人文的内涵。实际上,清明起初只是一个节气,后来才慢慢发展成了祭扫祖先的节日。据资料显示,唐朝时才形成了具有节日意义的清明节,但作为节气标志的清明节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仲春与暮春相交之际,天朗气清、风和景明,美好的春景让人陶醉,十分适合出游踏青。从农业生产上来说,此时也正是春耕的大好时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了类似“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样的农事指南。

陈瑾称,清明节从节气名称演变为纪念先人的节日,和寒食节有关。据考证,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为了纪念被烧死的功臣介子推,下令禁火三天,这三天里不可以生火做饭,于是人们会提前制作一些便于冷食的食物。陈瑾说,淮安人很熟悉的茶馓,其来历就与寒食有关。唐朝时,清明节还没有发展到如今这样重要,那时人们更重视寒食节。按照日期推算,寒食节是冬至节过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到一百零七天,而清明节则是冬至后第一百零八天。因此这两个节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唐玄宗将寒食节祭祖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放假四天。自此,清明节与寒食节逐渐合二为一。

清明节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就是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上巳节是古代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其风俗有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后来上巳节逐渐式微,其风俗也被清明节融合。宋元时期,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逐渐形成。陈瑾介绍,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虽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全国各地在清明节习俗的细节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共同主题,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对于一些祭扫新方式,如以鲜花代替食物祭品、网上“云祭扫”等,陈瑾认为值得推崇,“这些新兴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祭扫先人,同时也更加文明和环保,是符合时代精神的新风尚。”他说,剔除了封建糟粕的民间习俗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维系家庭人伦的社会功能,值得保留与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也应当与时俱进,正如清明节的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变化一样。

融媒体记者 傅停停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