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施河镇高坝桥村党总支书记史臣庆——十余载扎根乡土帮民致富

淮安区施河镇是享誉全国的“教具之乡”,获得过“全国文明镇”“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生态镇”“全国卫生镇”等诸多金字招牌。然而,10多年前,在施河,高坝桥村却是“明星镇”里的“后进生”,被列入市级经济薄弱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

改变始于2010年,史臣庆接任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多年来,史臣庆带领村两委班子,按照“带头富、带领富、集体富”工作思路,沉下心帮民致富,不仅使昔日集体经济收入规模在全镇垫底的高坝桥村强了筋骨,也让全村百姓跟上了乡村振兴的步伐,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对症开方 敢干敢闯

土地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命根子”。上任伊始,史臣庆从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入手,下出一步“先手棋”:搞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探索规模化种植模式。

棋是好棋,问题是,村民们谁都不想当“过河卒”。宣传发动过去了个把月,响应者寥寥。怎么办?“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史臣庆决心坚定,自己带头,注册成立了新丰园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50亩,贷款添置农业机械、建成日处理量50吨的粮食烘干中心。

有了“金刚钻”,好干“瓷器活”。合作社正式运行后,以提供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水稻机械化生产集成服务为发展方向,耕种、植保、收割、烘干、收储“一条龙”作业。两年过去,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猛增至1800亩,总资产160多万元,主营业务年收入超过500万元。

扶弱帮困 代耕代种

合作社成功了,村民们心动了,都想跟着史臣庆从地里“刨金”。人心齐,唱大戏。史臣庆迅速出招,一边敞开合作社的大门吸纳农户入社,一边引进“稻虾共养”模式,从市农科院、淮安区农广校请来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向农户传授高效种植技术。目前,合作社已吸纳农户70多户,户均年纯收入超过4万元。

合作社流转的土地,栽种收割虽说有机械,田间管理还得需要人力。史臣庆立下规矩,招工首选低收入农户。得益于此,高坝桥村低收入户已有七成实现家门口就业。

村民刘炳焕一家情况最为特殊,属于典型的病灾户,祖孙三代共三口人,种地缺劳力,靠吃低保过日子。刘炳焕没有想到的是,史臣庆主动登门,动员他加入合作社,既不要他出一分钱入社股金,也不要他下地干活,他家的4.3亩地全部由合作社无偿代耕代种。

村民戴金山一家负担重,种地是唯一的经济来源,日子过得紧巴。史臣庆找到戴金山,帮他指路子:“金山银山,光种几亩地,堆不出来。你脑瓜子不笨,得学门技术,来钱快。”随后,史臣庆把戴金山送进高速插秧机驾驶技术培训班,长本事。如今,凭借高速插秧机驾驶技术,加之能吃苦、人勤快,戴金山一家每年净增收入不少于5万元。

挖潜赋能 有计有谋

壮大集体经济,是史臣庆下出的又一步棋。

高坝桥村一无资源禀赋,二无殷实家底,一直以来缺乏发展后劲。史臣庆走马上任后,从盘活废旧资产入手,“无中生有”打出“连环招”。

村里有一座砖窑厂,趴窝多年,史臣庆带领村两委班子,一锹一铲完成平整工作,招引江苏美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村,打造出一片用地近200亩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村集体年收入增加5万元。

村里搞环境整治,从老庄台的废沟废塘整理出几十亩地,史臣庆同样做出了“文章”,吸引养殖大户承包发展养殖业,村集体年收入再增2万元。

村里有富余劳动力,史臣庆有了主意,找到峰林工贸等工厂,由村集体牵头,达成服务加工项目合作协议,拿订单、做代工,不仅增加了村民农闲时段的收入,也为村集体带来了5万元的年收入。

村兴民富,高坝桥村村民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两年前,村集体从便民利民、改善民生出发,新建了总面积约7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扩建了村民健身广场,村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一纵三横“丰”字形绿化走廊,让高坝桥一年四季生机盎然,美不胜收。

融媒体记者:王正道 杜勇清 

通讯员:张洪亮 刘宇航

融媒体编辑:潘永勇

责任编辑: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