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元素激起强烈共鸣!

淮安元素激起强烈共鸣

淮安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1月20日、21日,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淮安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完善淮安昆山台资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推进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打造台资高地;更高起点促进南北联动发展;加快宁淮城际铁路建设;实施洪泽湖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淮安“百里画廊”等事关淮安长远发展的淮安元素,在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

大家纷纷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多的淮安元素,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淮安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淮安发展举措与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高度契合,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用好对标找差、补短强特科学方法,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更好展示淮安“象征意义”。

朱海波代表:

省委、省政府提出苏北跨越赶超的目标要求,实现速度和质量的双提升,对苏北是极大的鼓舞。

清江浦区作为淮安的中心城区,将围绕实现功能提升和发展特色产业,走好未来城市的复兴路,建好商贸区域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在绿色食品、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方面补链强链,更好地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孙蔚代表: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取得的喜人成绩,很有分量。淮安立足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近年来公、铁、空、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建议从省级层面继续加大对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的支持力度,明确省相关部门牵头编制苏北物流金三角发展规划,强化省内机场、铁路、港口发展战略统筹,尽快批复淮安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出台类似支持连云港临港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土地供给、建设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把淮安临空经济区整合打造成为国家级经济示范区。

张笑代表:

淮安区将更加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坚持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加快打造产业集群,不断做特产业、做大规模、做优质量,努力在做强县域经济上实现新突破。特别是抢抓“完善淮安昆山台资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推进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打造台资新高地”重要机遇,坚持把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进行重点打造。

同时,全力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把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作为实施“文旅兴区”战略的重要牵引,对7.44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和32公里运河沿线,实施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业态培育,重塑功能配套、人文景观和沿线产业,加快推进古城复兴,让千年古城充满烟火气息、历史味道和现代品质。

赵建春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淮安开展“我们都是收信人”活动,成为教育系统在全国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一个亮点。

《中国教育报》在神州行采访报道中,特别报道了淮安市推进红色教育的经验。建议能够持续推进红色教育全域化、常态化,在课程体系和活动体系建设方面继续探索,让红色教育成为淮安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闪亮品牌。

刘卉代表:

我最关心的是“乡村振兴”的具体内容。过去一年,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持续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作为来自农村基层一线的代表,切身感受到了发生在身边的变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高效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让农业生产经营者看到了农村美好的明天。

2021年,我投资500万元,新建了一个休闲观光农业庄园,今年5月份就可对外开放。2022年下半年,还计划投资2000万元,在大运河“百里画廊”沿线选址新建一个洪泽湖特色农家乐和民宿示范基地。

顾正中代表:

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最关注的就是农业科技创新和粮食安全。科技研发最关键的是要成果落地转化,近10年来,我们团队研发的20个小麦品种全部实现了成果转化,为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适时增加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推行普惠制的深耕补贴,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更好地藏粮于地。

朱华林代表:

把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作为改进政府服务的重点,让企业感受到优质服务的温暖,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让我们企业家听了倍感暖心。

回到淮安后,我将动员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按照国家和地方产业导向,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消费服务,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将带领协会200多位企业家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为淮安“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优质营商环境代言,介绍更多业内同行和全球合作伙伴多来江苏、常来淮安,投资兴业,安居乐业。

融媒体记者:杨尚

摄影:赵阳

通讯员:邢文峰

融媒体图片编辑:程钢

融媒体编辑:高尚杰

责任编辑: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