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正视“三惜”

《明史·周新列传》中有“君子三惜”的劝谕之言:“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党员干部唯有正视“三惜”,终生学习而不怠,每日勤勉而不闲,偶有失败而不馁,才会日臻成熟,令人仰慕。

“此生不学”之所以“可惜”,是因为不学习知识,就会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就会产生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危机。春秋时期著名乐师师旷曾劝学晋平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学习就如太阳、如烛火,如大海中的灯塔,让我们在黑暗中看清方向、找到道路。“立身以立学为先”,北宋年间大文学家欧阳修提出这样的观点:修养品行,要从学习开始。那么,如何提升学习能力?笔者认为一要向书本学。基层党员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强化自身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不当门外汉、不说外行话、不做糊涂官。一把手要带领班子成员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二要向一线学。接“地气”方能有“底气”,基层党员干部身在基层直面群众,必须把力量沉到基层,指导下到基层,资源倾斜基层,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绩效在一线考评,作风在一线转变,做群众的小学生,虚心向群众请教。三要向榜样学。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而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活到老、学到老”。党员干部要远离牌桌、靠近书桌,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修养,使能力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在学习中增强,技能在学习中掌握。

“此日闲过”之所以“可惜”,是因为时间不会倒流,过了此日,虽说还有来日,但此日已不可追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历史上,凡是有成就者都是少年立志,惜时如金,刻苦学习,矢志不渝。像战国时期苏秦悬梁刺股、西汉时匡衡凿壁偷光等。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小时候用一个“早”字提醒和鞭策自己珍惜时间。牛顿为节省时间,一边做实验一边吃东西,把手表放到锅里煮都不知道。著名书法家齐白石90岁的时候,还坚持每天画一幅画,不让一日闲过。那么,现如今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如何不让一日闲过?笔者认为必须要惜时如金地去工作。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干部,应充分利用好8小时工作时间,走进田间地垄,走村入户,磨练自我。在工作之余,要不断总结、思考、规划、调整工作,和业务骨干找差距,补不足,才能取得经验,创造性高效率地去工作,才能在新时代有新作为。习总书记勉励大家“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作为党员干部,应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惜时如金干好本职工作。具体实践中要弘扬三种精神,即:弘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坚持群众集体的利益至上,宁可自己受损,也不让群众和集体损利,做到自身硬气,群众服气;弘扬滴水穿石的韧劲精神,从柴米油盐的点滴小事做起,以“青蛙爬塔”的韧劲,持之以恒为父老乡亲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弘扬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敢于办成竞争很强、困难很多、风险很大的事情,善于处理当前基层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以思路方法的创新推动各项工作的创新。

“此身一败”之所以“可惜”,是因为“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为官处事当小心谨慎,切莫因一时糊涂犯下抱撼终身的错误。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列宁曾将那些不怕失败,同时又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利日后实践的人称为“聪明人”。毛泽东说:“我们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当前,我们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有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之所以挡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栽跟头犯错误,究其原因,根本一条,就是他们不接受党的教育,不接受群众监督,忘记了作为一个党员除了群众利益不能谋取私利的宗旨。因此,加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坚持防范在先,突出超前性和预见性。对握有实权和关键岗位的党员干部,要经常教育不断线,警钟长鸣;对政策一时不明确的问题,要及时向党员干部讲清违法违纪的政策界限;对特定时期、特定事件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打招呼、早提醒。二要注重其内容的基础性。突出党的基础理论、群众观与权力观、纪律和法律、正反典型四个方面的重点教育,尤其要用不同层次的反面典型教育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使党员干部从中引以为戒,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真正做到廉洁自律。从错误的教训中学习,是读无字书、向实践学的重要方面,是坏事变好事、糊涂变明白的生动教材。认真学习,善于学习,特别是注意从错误中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加清醒、更加自觉。三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方式方法。除了教育之外,接受监督,特别是接受群众监督是关键。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采取得力措施,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作者:韩静宇 单位:清江浦区委统战部)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