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区域性高水平大学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淮安叠加,为淮安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定位于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淮安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创建区域性高水平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

淮阴工学院建校六十多年来,一直植根江淮大地办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淮安及全国培养了十余万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三个硕士授权点,自201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已自主招收培养了千余名研究生。学校拥有国家矿盐工程研究中心、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苏北发展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科研教学平台,获得二十余项国家、省级科研成果奖。在淮安人民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上,学校将与地方政府共同发力、共谋发展。

建立校城融合共建机制。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创建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巨大的经费投入,这既需要高校创新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又需要建立校地合作大学创建机制,针对大学创建的短板、弱项,研究制定资源配置的重点与方式,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在科研合作、人才引育、经费管理等方面形成政府支持清单,共同用好科技、人才政策,构建“校城融合”机制,积极推动省市共建机制的提档升级。

搭建人才资源共用机制。创新人才队伍既是强市战略又是强校战略。市政府可将高校作为淮安创新人才的蓄水池、储备库,推进形成人才“周转池”制度,建立落户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双落户”制度,构建创新人才在企业、高校、创新平台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高校应将淮安作为其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双方可协商制定高层次人才需求清单,协调人才引进政策。

打造科教资源共享机制。将现有的科教资源,如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淮科研机构、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市内或引进的科技资源配置给高校,与高校共同做好科研平台建设、科研机构引进与运行管理,将市、县政府的一些职能转让高校以提供服务的形式来完成,从而促进多方融合、协同创新。市、县政府可围绕重点产业、重点科技型企业发展所需要提供的科技服务、人才需求、科研载体建设,通过税收减免、科技金融、科技人员挂职、股权激励、知识产权等政策资源配置,让高校科研成果在转化应用中创造更大价值。

创新科技经费共管机制。校地共同做好研发经费投入的使用与管理,以“企业出榜、全球揭榜”“任务定榜、帅才揭榜”“前沿引榜、团队揭榜”等“揭榜挂帅”方式,通过设立解决“卡脖子”技术的重大项目,引进国家级人才、国家级团队,更加精准有效地服务淮安主导产业发展。

提升高校科技服务能力。促进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淮安产业链、创新链的紧密融合,优化科教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激励师生服务区域创新发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汇聚服务淮安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组建科教服务团队,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培养急需工匠人才、建设创新研究平台;开放科教创新资源,向企业与社会开放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图书馆,建立有效运行的仪器设备、图书信息共享平台。(作者系淮阴工学院副校长) 

融媒体编辑:管艳

责任编辑: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