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淮阴:培育乡村“领头羊”,“选育励”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

近年来,江苏淮安的淮阴花鼓会、淮阴马灯舞等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人活跃在淮阴区的乡村农舍和田间地头,其技艺靠着师带徒代代相传。与此同时,仍有很多传统技艺项目失传或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乡村振兴离不开“老手艺”,丰富乡村文化也离不开“老艺人”,为开创具有淮阴特色的“新乡土时代”,淮阴区制定实施乡土人才“选、育、励”行动计划,在全区范围开展乡土人才大寻访,突出精选、优育、激励,既让乡土人才“冒”出来,更让乡土人才“香”起来。

拓宽精选渠道

让乡土人才冒出来

凭着手中的一把剪刀,不到两个月“剪出”200万元的收入,还带领本村12名留守妇女共同致富,这个人就是在淮阴区乡土人才大寻访活动中“冒”出来的致富领头人石浩。

去年以来,淮阴区在全域开展乡土人才大寻访活动,旨在发掘扎根乡村,凭借一技之长,不仅自己富还带领群众一起富的“田秀才”“土专家”。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商会引荐、乡贤举荐等形式,分层分类建立乡土人才资源库,实行入库管理、跟踪帮带。

石浩2019年5月返乡创业,靠着自己从苏南学来的服装裁剪技术,瞄准舞台服装这个“冷门”生意,在“天猫”一炮而响,成为十里八乡的巧后生。 淮阴区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从资金、政策、公共服务等方面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农村外出能人大户、有农村生长背景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创业。

针对具有培养潜质、发展潜力的“三带”乡土人才,全面建章立制、建档立卡,动态完善全区乡土人才信息数据库。建立“三查三核”机制,实地查技艺技能核传承能力,查经营业绩核发展潜力,查群众基础核带富能力,实行个性化委培、第三方评价,确保乡土人才“真材实料”。目前,有14人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157人入选市“533英才工程”。

搭建优育载体

让乡土人才动起来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为解决农村土地无人耕种问题,淮阴区搭建各类乡土人才培养载体,按照“急用先学、现学现用”原则,动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盘活农村耕种土地。

“田保姆”张久成的大名,在淮阴区三树镇乡间田野闻名已久。他瞅准农民进城务工和种地不能兼顾这个“商机”,为进城打工的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收“全托管式”耕作服务,并依托政府免费提供的农业技术培训平台,拉起了自己的农技服务队伍,为村民提供优质农业技术服务。

近年来,淮阴区通过选送乡土人才到高校院所跟学,邀请高校导师田头送学,择优选派到科研项目团队或攻关课题组帮学,强化实践锻炼、量化考核,同时构建乡土人才认定评价机制,划定A、B、C、D4个评定等次,优先将A、B等次乡土人才推荐申报省市人才项目。经过培养选拔,淮阴区“田保姆”张久成、剪纸非遗传承人庞玉超等2名乡土人才获得财政人才专项资金资助。淮阴区还建立“结对帮带”机制,科技镇长团联合结对帮带16名乡土人才,强化政策引导、产业指导,提高人才项目“科技含量”;推行“乡土人才+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科技推广模式,每名乡土人才指导1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20个农户,扩大“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乡”的鲶鱼效应。

优化激励机制

让乡土人才香起来

淮阴区将乡土人才纳入联系专家名单,区委常委每人至少挂钩1名乡土人才,每月至少联系乡土人才1次,每年至少帮办解决2个实际难题,有效激励和带动乡土人才扎根基层振兴乡村。

当地有一位从大棚里“种”出来的全国“三八”红旗手,一家三代从事大棚蔬菜种植和辣椒繁种,她叫李建梅,因为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动群众致富、带强产业发展方面能力较强,成绩突出,入选江苏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名人。

该区在实施乡土人才培养计划中,对农业农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先纳入乡土人才5年入库培养计划,发放人才特殊津贴,每年安排外出考察、人才培训等活动。区财政人才专项经费单列预算指标,按行业类别评选表彰三带“名人”“能手”“新秀”,实行项目化资助,通过按年考核资助、结题审计等方式,提高项目效益。目前,有2名乡土人才获项目资助60万元,1人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6人当选区政协委员。

融媒体记者 叶列

融媒体编辑 胡凌轩

通讯员 朱文静 张文 王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