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淮安:继承古镇古味道彰显高质量发展新风尚


千载以降,京杭大运河绵绵流淌。历史上,曾经国脉所系的大运河,造就了沿线城市的昔日繁华。地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的江苏淮安,就是这么一座运河之城,独特的区位使其成为明清时期的漕运枢纽和盐运要冲。河下古镇,则是运河时代留下的历史背影。

河下古镇位于今淮安市淮安区的西北角,其发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沟通江淮的邗沟,在淮安城北河下与淮河相接。这里诞生过巾帼英雄梁红玉、一代文豪吴承恩,明清两代更因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被称为“进士之乡”。

来到河下,千米长街青石铺,万家商铺依两旁。时代变了,如今这里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历史街区,也是京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在这里,破旧危房保护性整修变商铺,特色建筑安全收益双保障;传统小吃店顺势而变做网商,传承了手艺扩大了影响……

非遗茶馓新渠道

河下古镇的湖嘴大街,是一条由青石板铺成的老街,临街老宅是明清风格的古朴建筑,每走几步就有一串红灯笼挂在屋檐下,显示着老街的转变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据了解,这些民居70%以上是清代以前的砖木结构,历史风貌保存完好。

在街上行走,有穿梭时光之感,既有古老的韵味,也有今时的生活气息。从河下古镇景区游客中心往里走数十米,便是百年老店岳家茶馓,门口围聚着慕名而来的游客。

岳家茶馓第八代传承人岳云飞告诉记者,岳家茶馓创于清代,原本在镇淮楼附近的一间门面内。“2010年政府开发河下古镇时,邀请我入驻这里,还给我享受5年免租的优惠政策。”虽然免租降低了成本,岳云飞刚到河下的日子并不好过。“那时候古镇没什么人,每天只能卖几斤面的茶馓。”据岳云飞回忆,直到2014年,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古镇渐渐有了人气。

“现在古镇游客越来越多,碰上节假日,买茶馓排队半小时也是常有的事。”岳云飞说,这几年,河下古镇开始变得不一样,名气大了,游客多了,茶馓生意也越来越好。“除了卖散装,我现在每天做的茶馓礼盒,在外来游客中很受欢迎。去年一年,我们光面粉就进了4吨多。”

岳家茶馓在传承中不断进行着创新,礼盒就是方便顾客做出的改变之一。岳云飞说,先辈茶馓名师岳文广曾对茶馓制法进行了改良,在选材上采用上等白面粉、芝麻、细盐加棉白糖,手法上创造了多种茶馓的技艺,造型美观奇特,做出的茶馓色香味一流,成为淮安美食的一道拿手之作。岳云飞则在传承祖先技艺的基础上,对茶馓的传统配方和制作技艺又进行了革新,“用菜籽油勾兑麻油代替纯粹的麻油,制作出来的茶馓不仅色质鲜亮,而且去除了传统茶馓的油腻感。”

“游客增多,礼盒装热销起来,许多游客问我能不能在网上买。”岳云飞自己不懂网络,如何更好满足顾客需求,成为岳家茶馓不得不解决的新问题。4年前,岳云飞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岳健锋回到家乡,与父亲一起琢磨解决。为了能让岳家茶馓适应市场变化,作为岳家茶馓第九代传人的岳健锋多次到图书馆学习了解茶馓历史和网络销售知识,确定了“不变工艺品质,丰富口味形式”的新思路。当年,岳家茶馓进驻网店销售,增加了抹茶、海苔等适合年轻消费者的新口味,通过互联网把茶馓卖到全国各地,现在网店销售额占了一大半,还开设了一家分店。

如今,岳云飞父子正逐步尝试在引入更多新元素,让传统技艺和网络化、市场化结合,在保证品质基础上探索一条传统技艺产业化的新路。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焕生机,淮安区近年来开展了民间非遗普查行动,建成了河下古镇非遗文化产业园、湖嘴大街非遗展示一条街,目前已有40余位非遗传承人受邀进驻。

旧房改造新面貌

多年以来,河下居民都在期待着古镇的改变。2007年,当地启动河下古镇保护性开发,在开发河下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通过对沿街屋面进行修复,做到“保持原貌、修旧如旧”,还原了历史街区的“老街”味道。改造提升和周边街道整治美化,使附近数万名古镇居民从中受益。河下的等待,迎来了机遇。

走进如今的河下古镇,青砖黛瓦的古镇韵味扑面而来。泛黄破损的墙体,破碎斑驳的屋面修葺一新,除了存在安全隐患不得不拆除的部分,古建筑的木结构能保留的都保留了下来,修旧如旧。有些店铺还特别应景地做了木牌匾,挂上招揽顾客的幌子,俨然是一副“回到古代做生意”的样子。有很多老住户像岳家茶馓一样,因为古镇的开发带来了生活改善的福音。

人居环境美起来是城市建设的外在体现,也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基础。位于河下古镇花巷43号的陈家小吃店,40多平米的空间分成了里外两部分,里间是厨房,外间摆放了几张桌椅,几位来自安徽的客人正品尝着淮安小吃。如今的面貌已看不出这房屋曾是一间临近倒塌的危房。

12年前古镇进行第一批房屋改造,面对父母传下来的这间破败不堪的老屋,兄弟姐妹都不愿接手。“当时房子很破,没人肯出钱来修。”老陈回忆说,最初他对整修房屋这事也没有信心,就是想留下父母的房子,便拿出了5万多元参与整修。

“真没想到能维修这么好,我第二年就搬了进来。”老陈笑着说,以前一下雨门口石板路都是积水,整修之后整洁干净,再也没出现过积水情况。

目前,淮安区已累计投入20多亿元先后对河下古镇、萧湖景区等进行了修缮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同时修复了湖嘴大街、花巷、估衣街等历史老街,开发城河明清商业街,改造古镇北入口(承恩坊),将河下古镇建成了“河湖相间、两街一坊”3.5平方公里的连片景区。

现如今,湖嘴大街上已经有了四方口音的游客。沿街店铺里有传统的老字号小吃店,也有被古镇吸引的80后、90后经营的时尚小铺。“古街既有老城的味道,也有现代的整洁,我虽然不是淮安人,但也很喜欢这里。”李女士在街边经营着一家小饰品店。

看着古镇旅游旺盛起来,2016年老陈夫妻俩也学着开了这间小吃店。“邻居们都在开店,现在古镇不缺客人,收入确实增加了不少。”

不缺客人,是河下老住户们竞相开门做生意的底气。数据显示,2018年,淮安区接待游客达77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86亿元,这里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千年古镇新篇章

去年9月20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来到河下古镇,走进古巷,了解原生态居民的生活状况,考察古镇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情况。娄勤俭表示,淮安是漕运文化、河工文化、江淮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要加大保护传承的力度,注重文化引领性项目打造,充分展示文化底蕴,把淮安打造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璀璨明珠。

其实,从一开始,如何能在保护古镇的同时,更好地挖掘开发出文化价值,就是淮安在对河下开发前讨论最多的话题。“千篇一律的古镇模式不是河下人想要的。”淮安区旅游开发中心办公室主任唐玉庭说,面对国内雨后春笋般蜂拥而起的古镇, 河下古镇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充分保护好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

淮安区文化旅游开发中心现已设立,并配套成立了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化运作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一镇三湖” 和古城中轴线片区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及旅游经营管理工作,从保护利用的角度全面梳理了古镇建筑、居民等情况,掀开了古镇保护与开发新的一页。

步入新时代,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唐玉庭表示,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是个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为了将河下古镇和周恩来故居等景点有效串联起来,淮安区对萧湖进行保护性改造提升,在河下古镇建设萧湖文化旅游区,拓展了古镇的内涵和空间,提升了古镇作为新的旅游载体的品位和业态。

为了避免商业气息过重,而丧失原有的古韵味。河下选择了“外围开发、内围保护”的方案,商业服务建设只在外围进行,而原住民继续生活在老街上,保留下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这样不仅可以使淮安文化得到有效保护,留住历史,也进一步有效改善古镇的环境面貌,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唐玉庭说。

正如淮安区政协原副主席、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金志庚所说,对古镇开发,历史遗传不能动,根魂不能改,“要把河下打造成生活着的古镇,保留一点老底子的东西。”

今年国庆前,经近两年筹备,古镇外围一座投资6000多万元的万丰文化街区正式开街。目前已引进入驻汇聚全国特色小吃、民间非遗手工艺品等传统文化元素商户46户,展示了全国各地小吃以及全国非遗传承手工艺品,旨在“把非遗项目融入街区之内,把河下打造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小镇街区”。

河下古镇的蜕变,印证着淮安区文旅产业的发展。古镇旅游、红色旅游、名城胜迹、休闲观光等六大文化旅游板块齐头并进,“文化名城、伟人故里、漕运之都、美食之乡”一张张城市名片愈加鲜亮夺目,城市文脉在发展中得到彰显和继承。(翟玉标)

图片由淮安区委网信办提供

融媒体编辑 胡凌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