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战“疫”,这里有你不知道的最美“CP”

在家里,他们是父亲、是儿子、是女儿是丈夫,是妻子。在单位,他们是医生,是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场上,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并肩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阻击疫情、守护健康成为这个春天里最美的风景。

上阵“父子兵”

淮安市淮阴区疾控中心工会主席朱永东是一名共产党员,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战,以身作则,担负起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每日认真细致开展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工作,不放过每一个线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疫情在前,坚决不退”。儿子朱昊宇刚刚参加疾控工作不久,此次被分在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自小就崇拜父亲的朱昊宇也学着父亲的样子,穿上白大褂,扎扎实实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与父亲并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朱李薇是淮阴医院眼科的一名护士。自眼科被改造成隔离留观病房后,朱李薇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到抗疫一线工作中,连续一周每天值班6小时。在这6小时里,她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坚守病人身边,做好基础护理,照顾病人生活。每次值班下来,脸上都是护目镜留下的深深痕迹,手也开始变白蜕皮,但是却毫无怨言。朱李薇的爸爸朱龙标是淮阴区南陈集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司机,疫情发生后,他又多了一份工作,每天和同事一起下村去居家隔离人员家中协助做好防健康宣教。

年近六旬的蒋跃龙是淮阴区三树卫生院蒋集分院的一名内科医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曾经参加过“非典”防控工作的他,毅然向院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参加发热门诊坐诊,再一次站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每天接诊30多名患者,不坐诊时还要下村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健康观察,从年前到年后,一天也没休过。让他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是,在这场疫情防控硬仗中,自己多了一位并肩作战的“战友”——同为医生的儿子蒋浩。蒋浩是三树卫生院心超室的一名医生。受到父亲的影响,本没有抗击疫情任务的蒋浩,主动向医院请缨,冲到了抗击疫情第一线:一天两次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进行健康宣教,为密切接触者每天两次测量体温、每天一次居家隔离消毒,晚上还要到凌桥高速路口、张桥街道卡口为来往驾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抗疫“夫妻档”

南陈集中心卫生院的放射科主任赵家平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发生后他第一个签下请战书,摁上了红手印,固守在“抗疫”第一线,每日认真组织开展发热病人或可疑病人的影像检查工作,一心将“磨玻璃样影像”坚决阻击在医院的“防护网”外。妻子李琴是该院院感科科长,曾参加过抗击“非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时,她再一次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忙培训,做指导,现场检查、督查,忙碌的身影奋战在医院的每一处角落,参与做好预检门诊、发热门诊、“两废”处理、全院培训等工作,与丈夫并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同在南陈集中心卫生院工作的惠维武和姚士涛夫妻俩也一直奋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姚士涛作为医务科副科长,牵头制定诊疗应急预案,带领医务人员开展演练,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和村医培训上级文件、规范和指南20余场,还每天坚持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坚守在疫情一线,做实做细筛查防护工作。惠维武是检验科主任,每天负责到发热门诊取血、送报告,避免患者来回走动,减少感染机会,他对每一个标本结果都亲自核查,力求结果准确无误,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参考。

吴军华和胡美芹夫妻俩从医20多年,吴军华是淮阴区袁集卫生院门诊一线的主治医生,胡美芹是公共卫生管理所的防疫医生。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夫妻俩已经连续工作十余天,连一顿团圆饭也没能吃上。吴军华在院内坐诊,胡美芹则每天下村为武汉回淮人员入户监测、消杀。吴军华每次帮胡美芹穿戴好防护服时,都要叮嘱一句“注意安全”。

张喜之是淮阴区吴城卫生院的一名财务人员,妻子包艳梅是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疫情发生后,原本没有疫情防控任务的张喜之为了和妻子一起并肩战斗,积极参加卫生院组织的防控知识培训。当吴城卫生院接到了一名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任务后,张喜之立即主动请战,加入“四包一”联防联控,每天和同事一起到观察对象家中消毒、测量体温、问询健康状况。

老张集卫生院儿科护士赵俊凤和内科主任陈欢是一对夫妻,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夫妻同心,奋战在第一线。他们有两个孩子,小的还不到三岁。大年初二,接到医务人员取消休假通知后,两人立刻把孩子托付给老母亲,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像这样的父女档、父子档、夫妻档.....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既是父母、儿女、夫妻,也是防控疫情的战士。

他们放弃了假期休息,默默坚守,不惧风险,无畏付出,正是有了他们,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必胜!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融媒体编辑 胡凌轩

通讯员 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