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系统硬核“出招”助企复工复产

一季度新增就业1.93万人,社保费“免减缓补”预计为全市1.93万家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10.19亿元、失业保险费0.37亿元、工伤保险费0.42亿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人社系统主动作为、持续发力,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落实减免社保费等举措,全力助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全天候精准服务

助企业用工无忧

日前,记者在江苏科圣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看到,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设备进行生产。而在不久前,因疫情影响,外地员工无法及时到岗,公司面临用工紧缺的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市人社部门迅速行动,开展线上线下“春风行动”,多渠道加大招聘信息发布力度,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

“公司订单较多,受疫情影响,企业的特殊工种焊工人员不足,产品无法按期交付。”江苏科圣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崇高说,通过市人社局的人才招聘平台招了近20名员工,解决了用工缺口难题。

为全力服务企业用工,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活动,广泛采集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和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开展全天候线上招聘,加大现场招聘频率和力度,帮助供需精准对接,全力保障企业用工、群众求职。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主任胥广福介绍,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326场,提供就业岗位近5万个。一季度,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3万人,企业用工需求得到缓解。

“从近期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几场现场招聘会来看,用工需求、求职人数逐场增加,供求双方趋于相对平衡。下一步,将积极应对、综合施策,确保全市就业局势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市人社部门相关人员介绍。

社保费免减缓补

助企业轻装上阵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利好政策。市人社部门通过打好“免减缓补”组合拳,让惠企政策润物无声,助力各类企业疫后“迎春”,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根据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规定,2月-4月,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参保单位减半征收三项社保单位缴费,惠及158家企业。其中,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淮安市老牌大型企业,在疫情期间克服用工困难、成本提高等客观因素,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措施,春节期间一直保持连续生产,企业运营总体平稳。本次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覆盖该企业3700多名职工,预计可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费约500万元。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广量大,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但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2月-6月,市人社部门对全市19181家已办理参保缴费登记的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免征三项社保费,帮助他们纾困解难、稳定生产。

随着一系列社保费免减缓补政策“开花结果”,预计可为全市1.93万家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10.19亿元、失业保险费0.37亿元、工伤保险费0.42亿元。

此外,为减轻疫情对企业影响,稳定就业岗位,市人社部门认真落实稳岗返还政策,截至目前,累计为6140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385万元,惠及职工7.48万人。

用心做护航使者

助企业和谐发展

除了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外,市人社部门还超前谋划,及时出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服务保障政策,以打擂攻坚的必胜决心,当好企业的“护航使者”。

当好和谐娘舅。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市人社部门密切关注“疫”期经营困难企业,一对一指导妥善处理工资支付、裁员解聘等劳动关系问题;联合工会等部门,在全市企业和职工中倡导“共同约定”行动,引导劳企双方简化民主程序,积极开展协商,采取灵活用工、轮岗轮休、弹性工时等方式,保障职工基本权益,尽量不裁员少裁员;进一步畅通电话、邮箱、联动平台、根治欠薪二维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平台等“云维权”渠道,有序恢复窗口投诉举报、仲裁申请“线下”受理;严格实行劳资纠纷“日报告”制度,通过12333、劳动监察、调解仲裁、信访等渠道对全市劳资纠纷全面排查,综合研判,提前介入,稳慎处理,织密劳动“保障网”。

开展线上培训。疫情防控期间,全市职业技能线下培训全部暂停。为了让职工技能提升“不断档”,我市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淮安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引导员工线上培训,助力企业“以工代训”。截至目前,已有顺丰速运有限公司、龙宫大白鲸嬉水世界有限公司、淮安鹏润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申报开展线上培训;淮安市思蒙职业培训学校等民办职业培训学校通过自主开发的网络平台,进行育婴师、茶艺师、美容师等线上培训。截至3月底,全市参加线上培训人数达到5886人次,满足了各类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

融媒体记者 刘海峰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陈敏东 张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