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强富美高 决胜全面小康-百村】龟山村:“文旅融合”壮村富民

行走在龟山村,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完整保留下来的老石路、石桥、石房,不时传来的狗吠,让人感觉生活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御码头、百牛潭、巫支祁井、淮渎庙、淮渎碑、移建安淮寺碑等众多古淮河文化遗迹,让人感受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龟山村位于洪泽区老子山镇西南,地处淮河入洪泽湖口,因形状像巨龟浮于水面而得名。隋唐至北宋时期,龟山地处运河漕运要道,一度发展成为运河重镇,直到南宋以后逐渐衰落。村中现留存有丰富的文化遗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延续至今。自2014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来,龟山村紧扣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抓住名列“国字号”的难得机遇,探索“文旅融合”发展,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发展文旅首要是保护好传统村落,只有把古文化、古传统传承下去,龟山村的发展才能站住脚。”该村党总支书记湛兵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龟山村以保护村庄的原生态环境、原生活方式、原生产方式为基本原则,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依靠龟山现有石料、木料、树种等主要原料,对古村落建筑遗迹进行保护性发掘和修复。聘请南京大学专家团队,入驻龟山把脉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提升村庄规划建设的品位。建成水循环生态净化系统、杆线入地工程、旅游休闲慢道、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整个村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打好“传统村落”这张特色牌的同时,如何丰富旅游业态,让游客玩得好、住得下?这是龟山村“文旅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龟山民俗馆、龟山遗址公园、龟山淮上人家民俗体验中心、龟山石屋民宿样板区等一批传统生态文化项目先后建成,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相连接,以旅游体验带动文化传达。七仙瑶池雕塑广场、房车露营基地、游船码头、童趣园、鱼趣园、龟山晚钟亭等旅游参与性项目,让游客感受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在学习乡村旅游的先进理念经验的基础上,龟山村明确“以文兴旅、以节促旅”的工作思路,定期举办龟山年味民俗文化旅游节、龟山非遗风筝会、乡村音乐节、龟山钓虾大赛、长寿桃公益免费采摘等活动,用乡风民俗和特色文化吸引更多游客,推动龟山村生态旅游从单一休闲型向集文化、娱乐、体验等为一体的复合型转变。

“随着龟山的名气越来越响,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积极宣传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湛兵告诉记者,厨艺高超的村民自发开起了农家乐、乡村土灶台;养殖经验丰富的渔民利用自有塘口,给游客提供钓虾摸鱼趣味项目;憨厚的渔家汉也做起了老板,将自家塘口出租给城里游客,在家门口挣钱;有的村民在农家乐和民宿里做服务员,还有的村民直接就在家门口摆起摊位卖土特产。很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之前在外打工的朱德好听说村里在搞旅游开发,第一个回村办渔家乐,现在成了全市的“创业明星”。“姚奶奶的家”“有家客栈”“通幽曲径”……村里用传统技艺修缮了传统石屋民宿9间,形成小规模的石屋民宿区,旅游旺季的时候,生意特别好。村里还开了书吧、茶吧,全部由当地老百姓经营。2019年,龟山村累计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经济收入达120余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8.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万元。

融媒体记者 黄育举 刘海峰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

通讯员 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