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卫生院的战“疫”报告

阳光洒满不大的院落,长满新叶的树枝迎风摇曳,初夏时节,淮安区林集中心卫生院白马湖分院的空气里弥漫着清幽和生机勃发的气息。

这个院落刚刚经历过一场疫情大考。从今年正月初三起,这所服务白马湖农场17000多人的基层卫生院,一直处于战“疫”状态,直到4月15日最后一名居家观察者结束观察。

战“疫”的日子里,白马湖农场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3例,集中观察130多人,居家观察300多人。这400多人,全部绕不开白马湖分院这一“中枢”。而分院,仅有25人,包括去年“单刀”赴任的院长王国威。

战“疫”的日子里,小院里的阳光同样耀眼,只是王国威和他的战友没有心情去感受……

院长的40多个日夜

王国威的办公室很小,一桌三椅,一个洗手池。记者走进他的办公室时,毛巾架上还晾晒着两双袜子。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往常,他会把要洗的衣物带回市区的家,陪妻儿过一个周末,再把干净的衣物带回分院。这一阵子,只好自己动手。

正月初二,王国威接到了淮安区卫健委电话,要求所有基层卫生院职工取消休假,初三一早全部到岗。

回分院的路上,王国威给同事发了通知。到了办公室,他逐字逐句地反复研究上级文件要求,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处。节日的夜晚,鞭炮声声,院外的天空不时有烟花升起炸开,但他似乎没看见,也没听见,伏案埋头写着一条又一条战“疫”计划。

年初三的早晨与往常无异,可等分院职工到齐后,空气瞬间紧张起来。王国威觉没睡好,还有点饿,但依然精神抖擞地宣布一桩桩安排。从每个人的职责到个人防护,从预检分诊到日常门诊安排,从消杀用品采购到设备检查维护……他几乎全部心里有数,连夜准备的文字稿没派上什么用场。

当天,分院紧急征用了两个集装箱房作为预检分诊室、留观室,以提高预检分诊效率。两个集装箱房“拱卫”着通向门诊楼的大铁门。所有看病的人首先要进预检分诊室,预检无发热等症状后方可穿过铁门去门诊。铁门的北侧,供车辆通行的另一扇大门被关了起来。

三扇门,一扇预检,一扇门诊,一扇用于特情通行。王国威把三扇门看作疫情防控的“防火墙”,其中两个大门的钥匙由他自己保管。

元宵节前一天,白马湖农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三庄、前进两个重点区域的重点人群需要进行胸片筛查。用于特情通行的大门开了。在居民来检查前,王国威划出了一条从大门通往放射科的“羊肠小道”,由护士引导,任何检查者不得偏离这条小道。胸片筛查持续了20多天,筛查了2000多人,没有发生一起交叉感染。

这2000多张胸片,王国威每张都看过。他说,不是不相信放射科的同事,是他自己不放心。

王国威仿佛对什么都不放心。每一位发热咳嗽腹泻的病人,他都会亲自询问流调史、临床症状,与上级专家组联系,进行后续跟踪。用同事韩雨的话说,确诊患者和400多名集中观察者、居家观察者,王国威全部一一“过手”,门儿清。

3月中旬,白马湖农场疫情缓解,王国威还不放心。直到3月22日,他才稍微舒展开眉头,走出待了40多天的医院,回到市区与家人团聚了一晚。

回家前,他特意向韩雨表达感谢。40多天里,小镇饭店关门,院里无法起火,是韩雨一天三次从家里给他带饭,让他没有饿着肚子指挥这场战役。

疫情下的25张面孔

给王国威送饭的韩雨,今年50岁,从事卫生防疫28年,是分院唯一一名专业防疫人员。

他坐在沙发上,向记者讲述他的故事。硕大的身躯、青铜色的脸庞、睁得大大的眼睛,像极了一尊铜像。

消杀,韩雨当仁不让。院里每天起码消杀两次,救护车转运一次消杀一次,预检分诊、留观的集装箱房有人进出就要消杀。所有确诊及疑似病例的住处消杀,也归他管。

气溶胶喷雾器灌满消毒液,总重近30斤。韩雨每天都要勾兑消毒液、灌装,喷完了再装,装满再喷。活儿很累,同事心疼,要替他。他说,他最在行,能扛住。于是,从正月至今,从早到晚,喷雾器始终没有易手。

从王国威口中记者得知,韩雨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已经3年,稍微劳累就会全身不适。3月中旬疫情好转后,他本应去南京复诊住院,但他没去。

4月底,韩雨抽空去市里医院检查,指标还好。告诉记者检查结果时,他望了望窗外,春阳依旧和煦。

和韩雨一样,于卫生也是分院“一夫当关”般的角色。她本可以和其他医生轮班,可这次疫情期间,她把白天预检分诊的工作全包了,一个人在集装箱房里连续出诊2个月。她说,自己是高年资主治医师,经验丰富,换人容易误事。

于卫生没说,自己还是一名妻子、母亲。下班后,她就回到一套空置的房子里自我隔离,三餐由她还在上大学的女儿做好送来。

在班上,于卫生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连水都不敢喝。对每一位就诊者,她都详细记录姓名、住址、联系方式、体温、症状及后续行踪等信息。一次,上级检查组到分院检查,看了她的接诊记录,情不自禁竖起了大拇指。王国威评价说,她接诊的每一例病人都严格按照要求处置到位,堪称样板。

2月的一天,预检分诊室来了一位发热咳嗽病人。这位病人平时体质不好,经常发热咳嗽,听说要转院检查,有些恐慌不愿配合。于卫生和值班护士耐心劝说,在了解到病人的儿子因为住在别的小区出不来后,又立刻与社区联系。后来,病人的儿子赶了过来,他才同意转院。

韩雨、于卫生等人,是疫情下分院25张面孔的映照。说起大伙儿的坚守与付出,王国威唏嘘不已。

托住17000多人的网底

疫情防控期间,淮安区对武汉等地返淮人员、发热咳嗽者、密切接触者等实施“四包一”,即民警、医护人员、街道职工、社区干部4人一组,保障1名隔离观察人。白马湖农场作为淮安区疫情相对比较严重的地方,需要实行“四包一”的有400多人。

村医周小芳和吕慧琳南北各管一片,带领7名乡村医生,构建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每天,周小芳和同事都要拿着名单,挨家挨户上门监测体温,确保所有隔离观察人员“一个不少、一次不漏、一人一档”。正常情况下,一个隔离观察人每天上下午各测一次体温。一旦发现高于37℃,就要多次测量,向分院汇报。

周小芳一天监测体温最多超过300人,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更辛苦的是,上班时需执行二级防护,她和同事们穿着防护服,回家不方便,只能吃住在社区。农场采购了上万份冷冻快餐,微波炉加热就能食用。最艰难的20多天里,周小芳和其他“四包一”工作人员天天吃快餐,许多人都“吃得想吐”。

4月15日,白马湖农场最后一名居家观察者解除观察,所有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王国威没有。他又一次伏案疾书,把春节以来同事的感人事迹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这位从医20多年的院长,一边记录,一边思考:是什么让区区20多人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托起17000多农场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2019年1月,原白马湖医院整建制划入林集中心卫生院,成为后者的分院。分院仅设置了医疗功能,公共卫生服务由林集总院承担。这次疫情来袭,分院迅速切换职能,25人全部投入防疫,和周小芳等乡村医生,在最基层构筑起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的“网底”。王国威说,没有党委政府出台的“四包一”举措,没有分院职能的切换,没有这些年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完成17000多人的疫情防控任务是不可能的,网底肯定会破。

结实的网底给了王国威继续应对疫情的信心。尽管如此,他仍一直对记者絮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力量还得加强。

融媒体记者 周洋 刘海峰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