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万千辛劳换得就业群众尽开颜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并指出“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解决好就业问题,就能保障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就能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市场活跃,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持续向好。

坚持政府主导,用足用活政策。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和政府的基本工作遵循。从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出,国家将推出有力度的规模性政策举措,通过新增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减免社保费等,为企业纾困和激活市场,以促进稳就业、保民生。各级各地党委政府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结合地方实际,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推出就业新政“大礼包”,在减税降费、稳企增岗、技能培训、就业扶持、创业指导、服务跟进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政策不走偏、不打折,真正全面落实到基层,实实在在惠及千家万户。

坚持改革创新,打破条条框框。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在常态防疫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要实现全年就业900万人的目标,就必须持续推动改革创新,勇于打破“条条框框”。四川成都已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江苏提出,今明两年全省事业单位空缺岗位招聘时提高专项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比例。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勇于改革创新,切实破除观念和机制束缚,努力扩大就业,特别要用心用情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点燃他们的美好生活希望。

坚持与时俱进,发展新兴业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我们要顺应时势,树立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研究用好国家政策,主动策应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积极应对疫情催生的数字经济、宅经济等新经济,大力发展“互联网+”、“无接触”物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业态新产业,推动“政府+文化+经贸”、“在线服务+线下生产”、跨区域跨行业合作等新模式,推进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智慧城市,布局数字生活服务业,在政策上支持零活用工、弹性工作、共享用工等新型用工,让家政“阿姨”也无后顾之忧,让在家中兼职、家中办公、家中消费成为常态,多方激活市场经济“一池春水”,牢牢把握稳就业的主动权。

 坚持群众路线,引领创业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稳就业是为了群众,更要依靠群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宗旨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群众就业需求和意愿期盼作为落实就业政策、深化服务行动、推动创业发展的坐标方向。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出台优惠政策。要大力培育宣传创业典型,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推动认师带徒、联系帮扶、带资入伙、技术协作等,让更多群众加入创业行列,在市场搏击中实现人生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心,改革创新求突破,殚精竭虑稳就业,千方百计促就业,以万千辛劳换得就业群众尽开颜。(倪洋军  李伟)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