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房 稳就业 强治理 农房改善改出“幸福感”

6月的淮安大地,暑气蒸腾。清江浦区和平镇的一处工地上,施工没有因为酷暑停滞,在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中,一栋栋房屋已现雏形,不久后,这里即将成为当地村民的新家园。据了解,这样的施工现场在清江浦区不止一处,为抢回因疫情耽搁的宝贵时间,工程人员正加班加点全力推进农房改善项目建设,力争让村民早日搬新居。

近日,记者在和平镇和韵苑一期项目施工指挥部看到,虽然是农房改善项目,但这里的建设标准和城里的商品房一样严格,精美的沙盘模型直观地展示了小区全貌和户型结构,让村民像买商品房一样,看得清楚明白。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里一共建设13栋、692套安置房,惠及农村群众近1200人。小区采用青砖黛瓦式的江淮风格,内设医疗教育、党建文化、物业管理等公共服务,周边配套项目有学校、超市、农贸市场等,一应俱全。“我们以优惠价格把房子卖给村民,很受大家认可。现在项目虽然还在建设中,但房子已经基本被选完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2020年清江浦区计划实施农房改善项目7个,总建筑面积147.64万平方米,新建定向改善住房8178套。在规划项目时,淮安住建部门结合《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对大运河以南片区151平方公里编制《清江浦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精心布局3类19个搬迁居住点,确保项目环境宜居、配套齐全。

除了建好房,住建部门结合大运河以南5个镇街的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累计编排项目13个,预计带动就业8630人。同时,强化项目招引和产业导入,如和平镇投资10亿元的泛亚虫草、投资6.5亿元的淮香食用菌,黄码镇投资50亿元的临港新城、投资60亿元的淮上春晓项目和国家驰名商标“淮安红椒”等农业项目,集中居住地的农村群众就业前景广阔。

要想住得好,软硬都得强。清江浦区坚持软硬件同步推进建设,一方面按照“七通九有十到位”等要求,在每个新建项目中建设党群服务、文化活动、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物流商贸、幼儿教育等基础配套设施,确保让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另一方面,区委组织部、宣传部、人社局、住建局、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分别对基层党建、新时代文明站、技能培训、小区物管和环卫治理等逐一指导并落实到位,多元引导、多方规范,筑牢基层基础、弘扬时代新风、夯实基层治理。

融媒体记者 王舒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邵中明 丁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