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故事▕ 王德全:“发明达人”书写“工匠精神”

在国家电网淮安供电公司,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被评为淮安市劳动模范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王德全,不只是该公司变电检修室变电二次检修班的班长,还是一位“有故事的人”。

王德全的故事,与“发明”有关。扎根基层22年来,截至目前,王德全已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在各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2篇。

就在四个月前,因疫情影响不得不居家抗疫的王德全,又捣鼓出了一项新发明——变电站户外端电表箱“自动关门装置”。“居家抗疫,无法上班,脑袋瓜不能闲着。”提起这项发明成果,王德全的言语显得轻描淡写。

事实上,根据王德全的回忆,那段日子,当他得知变电站户外端电表箱箱门因为经常容易忘关,雨天容易造成变电站直流电接地、回路短路等故障情况后,他整个人便像着了魔一样,夜以继日地查阅资料,反复试验,花了20多天时间,取得了技术突破,研制出上述“自动关门装置”,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需要灵感,灵感有时候不过是一个闪念。依然是在疫情期间,王德全和13岁的儿子在家中看电视,看到钟南山院士戴着口罩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眼镜片上泛起了一层雾气,影响视线。父子俩由此想到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如果既戴口罩又戴眼镜,镜片上泛起的这层雾气,势必对医护人员治病救人造成干扰。

怎么解决?王德全与儿子一道,开动脑筋,画草图、制样品、做试验,一连7天专心钻研,终于发明了“防眼镜起雾的口罩”,并将专利设计原稿无偿捐赠给生产厂家,为助力打赢抗疫阻击战奉献爱心、贡献力量。

如果说抗疫期间,王德全的上述发明成果带有偶然性,那么,奋战在护线保电日常工作中的王德全,每一次创新、每一项发明,无不折射着一位平凡工匠所应具备的“工匠精神。”

去年年初,变电站内发生多起直流系统接地故障,若不及时排除隐患,变电站设备将无法稳定运行。对此,王德全身先士卒,带领检修班成员看现场、查“病因”,结合过去出现的相关案例,举一反三,成功制定出一套全新的“快速查找直流系统接地法”。而他从班组队伍管理效能提升为切入,将人员能力、态度等指标进行量化考评,推出的主动型绩效管理模式,不仅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还被全国现场管理经验交流会推广,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和点赞。

在此基础上,去年下半年,王德全对“班组备品备件等智能管理系统”加以创新,优化了班组管理流程,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班组实现减负。在他的带领下,变电二次检修班在国家电网江苏省供电系统已持续多年稳居“优秀班组”行列。去年5月,王德全所在的班组再获殊荣,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融媒体记者 杜勇清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颜玉芹 唐旻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