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透透气”

全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调整,防控措施也相应调整,有的人居家日久,也趁机“透透气”。“透气”合情合理,憋得久了,迈出家门都是幸福的,此情诚可感。

然而,市区开元路上堵起车来,奶茶店人挨人排起了长队,少数人甚至在人群中摘下了口罩,这样的“透气”是不是有点“大发”了?

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的判断。在这样的关键阶段,少数人视疫情于不顾,着实让人揪心。

“透透气”可以理解,防线失守却当警惕。

应急响应等级调整,绝不意味着警报已经解除。时下正是复工复产的特殊时期,人流较前一时期有所增大,我们应该更加警惕才是。多一分接触,多一分危险。病毒不长眼,别以为总体向好就没有危险,别以为身强力壮就无所顾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警句,并非古人的臆造,恐怕更多是经验之谈乃至血泪之谈。

退一步讲,哪怕病毒不再肆虐,“扎堆”的危险远小于前些日子,可当您摘下口罩,“凑”向人群时,别人又怎么看待您的行为?不用揣测,但我相信这样的道理在这个关键阶段会成为相当的共识:距离不仅产生美,也产生安全;戴上口罩,并不会隔膜人心,而只会增添文明的厚度。

比起物质防线的失守,心理防线的失守尤为可惧。我们是如此渴望“透透气”,那么我们应该懂得,只有筑牢坚挺的心理防线,让“透透气”成为常态的日子才会早些到来。反之,我们将在防范与“透气”的两难中度过更长时日。

疫情防控的唯一选择是稳扎稳打,决不能麻痹、厌战、松劲,决不能心存侥幸。这一点,不仅是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准则,更应是全社会的共识。

“透透气”可以,但切忌聚集扎堆,切忌防护“降维”。让我们在坚定信心中继续保持警惕,共同守望彻底赶走病毒的日子的到来,届时,一起坐看莺歌燕舞,倾听流水潺潺,尽情地“呼吸”春天。 (吉羊)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