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涟水红窑镇:绘就高水平全面小康幸福模样

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城出发,沿235省道驱车15分钟至红窑镇夏楼村境内,一条红黄蓝三色描绘的“网红马路”映入眼帘,犹如一条彩带,直达金鸡坨生态农庄。农庄内游人不断,村民们笑逐颜开。在逐梦小康路上,红窑人民敢闯敢试,步履铿锵,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农房改善托起百姓安居梦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是记者在红窑镇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的一幕。

近年来,红窑镇积极抢抓农房改善政策机遇,提前谋划、主动对接、高位推动,精心选择镇区、夏楼村等两处优质资源集聚地精准发力推进,目前该镇已启动4个农房改善项目,总投资达6.76亿元,1904户群众住房条件将得到改善。真正步入全面小康需要各项事业全面开花,让群众住得好是必然一步。镇党委书记吉海表示,该镇坚持优先改善“四类人群”住房条件,2019年至今,已经对200余户危房进行了改造,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产业振兴做大增收聚宝盆

为了让百姓“安居”更“乐业”,红窑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李庄村的“飞地同创”大棚芦笋基地项目率先探索出“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脱贫增收模式,每年可带动周边5个村集体增收34.8万元。与此同时,该镇因地制宜,深挖资源禀赋,积极开拓“生态+”“旅游+”“互联网+”等致富新路,有效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做好“末梢治理”文章,利用“土地流转+承包+分红”实现“多条腿”走路增加农民收入,让“输血”变“造血”,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齐奔小康。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农业观光”“民俗旅游”多张新名片。夏楼村建起了民俗馆、爱国主义教育馆等旅游景点,承办涟水县多届“农民丰收节”,形成一条以农耕文化为主线的“旅游+”产业链,每年可为低收入农户提供近100个就业岗位。

文明创建催生乡风新时尚

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房屋,美丽的长廊……在黄锅甑村吴三庄的文化广场上,几位老人正拿着花扇悠然自得地跳着广场舞。年近六旬的刘桂平新加入“队伍”不久,她说,如今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没事的时候就过来跳跳广场舞锻炼锻炼身体。

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黄锅甑村吴三庄的新变化是红窑镇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一次探索,通过打造200米生态防堵墙、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像刘桂平这样的低收入农户,村里优先安排卫生保洁工作,每月能拿一千多元,让村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在加快特色田园乡村打造的同时,红窑镇还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和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围绕践行人情减负“涟6条”,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弘扬时代新风,将文明活水精准“滴灌”至百姓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