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幸福生活的“红窑模样”

从涟水县城出发,沿235省道驱车15分钟来到涟水县红窑镇夏楼村境内,一条镶嵌着红黄蓝三色旅游观光线路标识线的马路即映入眼帘。该路直达金鸡坨生态农庄,农庄内游人如织,当地群众亲切称这条马路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彩虹大道’”。

截至2019年底,红窑镇5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出列,3592户10349个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摘帽,该镇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云锦织造基地、全省最大的芦笋种植基地、全市最大的双孢菇种植基地……

农房改善托起百姓“安居梦”

时值盛夏,记者来到红窑镇新型农村社区,只见建设工地塔吊林立,一派繁忙。“出门就是广场和商业街,中心卫生院左转就到。”今年64岁的张庆桂隔三差五就骑着自行车到建设工地周边走走看看。老张说,看着未来新家平地而起、慢慢“长高”,心情总是很激动。

近两年,红窑镇抢抓农房改善机遇,提前谋划、主动对接、高位推动,精心选择镇区、夏楼村两处优质资源集聚地发力推进。目前,该镇已启动4个农房改善项目,总投资6.76亿元,1904户群众住房条件将得到改善。

红窑镇坚持优先改善“四类人群”住房条件,2019年至今,已经对200余户危房进行了改造。

产业振兴做大增收“聚宝盆”

既要让百姓“安居”,还要让百姓“乐业”,红窑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以李庄村“飞地同创”大棚芦笋基地项目为例,当地探索出“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脱贫增收模式,每年可带动周边5个村集体增收34.8万元。

与此同时,该镇因地制宜,深挖资源禀赋,积极开拓“生态+”“旅游+”“互联网+”致富新路,有效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夏楼村在保持当地村庄原貌基础上,耗时一年半,建起了民俗馆、爱国主义教育馆等数十处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农业旅游,承办了涟水县多届“农民丰收节”,形成一条以农耕文化为主线的“旅游+”产业链,每年可为低收入户提供近100个就业岗位。

今年56岁的陈平,家住夏楼村,由于家里缺少劳动力而成为低收入户。自金鸡坨生态农庄落地夏楼村,陈平通过土地流转和分红每年能拿到近3000元。“现在天热,我还盘算着编些草帽,多攒点钱给儿子娶媳妇。”老人节假日会在景点摆摊卖冷饮贴补家用,如今他的儿子在县城上班,全家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文明创建催生乡风“新时尚”

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房屋,开阔的长廊,来到红窑镇黄锅甑村吴三庄,几位老人正在文化广场拿着花扇,怡然自得地跳着广场舞。年近60的刘桂平加入队伍不久,她说:“我正在慢慢学,有机会想去县城比赛。”

吴三庄通过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让文明之风常吹。像刘桂平这样的低收入户,村里优先安排卫生清洁工作,她每月能拿1000多元。文化活动的开展、文明新风的熏陶,让鼓了口袋的村民也“富了脑袋”。

红窑镇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和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将文明活水精准“滴灌”至村民心田。今年以来,突出围绕践行人情减负“涟6条”,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弘扬时代新风。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刘华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

通讯员 陈瑞 李慰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