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时隔九年,往事并不如烟——社区民警姜贵才事迹报道始末

姜贵才哭了。我知道,是我采访时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那一块柔软。这样的场景,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他是一名人民警察,风雨挡不住,困难压不垮,任何时候都是铁骨铮铮,铜墙铁壁一般。

9年过去了,往事并不如烟。这个发生在9年前那个初冬时节的场景,连同这位社区民警的一个个动人故事,经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而我也会时常感到莫名欣慰,曾经有幸借助笔和纸,在《淮安日报》的油墨芳香之中,让芸芸众生知道了姜贵才。

时至今日,很少有人知道,姜贵才事迹的采访线索,其实是源于一次聊天。2011年11月初,我在原清河区委宣传部担任挂职副部长,时任清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长坡找我搞策划,希望面向全区基层党员队伍,通过采访报道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其中就提到了姜贵才。彼时,姜贵才已在清河公安分局长西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13年。

社区民警,一个平凡的岗位。平凡岗位上的姜贵才,与众不同。历时三天的采访,跟随姜贵才跑遍大治路五金市场、繁荣路社区辖区的每一个小区,走访了10余位姜贵才帮扶过的困难群众,或面对面与姜贵才对话,或翻看姜贵才写下的13本工作日记,或听辖区百姓讲述自己心中的姜贵才,一个基层民警的榜样、一位群众的“贴心人”,就站在我的眼前:43岁,一米六八的个头,皮肤黝黑,憨憨的脸上总带着腼腆的笑容。

我被姜贵才的事迹深深震撼了。采访中,有人说他是“真傻”,在市公安局机关待得好好的,非要“头脑发热”主动请战下派到基层。有人说他是“真好”,6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秦爱珍,帮助130多名下岗职工重返就业岗位,帮助193名失足青年回归社会,帮助12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资助社区困难群众7名,带头和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近20万元。也有人说他是“真牛”,走街串巷轻轻松松协助破案56起,抓获各类逃犯34名,用一身正气、骨气和血气,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三天如影随形,三天置腹推心。只有我知道,姜贵才是“真穷”,工作20年,在单位饭堂吃饭,从来都是“大饼子就咸鸭蛋”;一家三口挤住在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里,屋里最值钱的东西不过是买房时,房主留下来的旧空调。只有在我面前,他说起了下岗的妻子,说起了他生活在农村的三个兄弟姊妹,说起了他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身患重度残疾,73岁的母亲自打得了癌症,一直靠输液维持生命。他说他唯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说着说着,变成了哽咽,满眼的热泪噗噜噜地朝下掉。一起陪同采访的市公安局搞文字工作的“老黄牛”马牛,也泪湿了眼眶。

这次采访,是姜贵才第一次与记者打交道。采访过后,我用两个通宵撰写的两篇总计6800字的姜贵才事迹报道,很快在《淮安日报》头版刊出,让姜贵才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党报上。

报道一经刊出,社会反响强烈。时任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两次批示,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英雄学习致敬,姜贵才也因此被公安部、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记功嘉奖,入选淮安市2011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江苏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荣登“中国好人榜”,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聚焦。2015年9月,他还受邀赴京,作为全省公安战线的三名代表之一,参加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

9年过去了。9年间,姜贵才从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被提拔为派出所副所长,又主动请辞,回归到普通社区民警的岗位上。9年来,姜贵才已成为我的知心好友,我也多次对他进行过跟踪报道。他经常说,是我的采访报道,给他带来了诸多的荣誉,是《淮安日报》让他的一点成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给予他太多的鼓励和帮助。

9年过去了。在繁荣路片区,人们依然随时可见老姜忙碌的身影。当我再次回忆起那段采访经历,我打心底里感谢老姜,感谢他让我在短短三天的采访中,得以毫无障碍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谢他给了我一个学习先进、致敬英雄的机会。毕竟,那两篇6800字的通讯,是截至2011年,我在淮安日报社从业10年间,所采写的最荡气回肠的稿件,也是我此后的新闻记者岁月中,对人物通讯报道情有独钟的一个动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淮安日报》作为一份党委机关报,创刊80年来始终以发现英雄、崇尚英雄、书写英雄、讴歌英雄为重要使命,一代又一代的“淮安日报人”,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接续奋斗中,用饱含真情的笔触、催人泪下的文字、激荡青春的篇章,定格长淮大地的每一个感动、每一抹亮色,奏响长淮大地的前进号角、时代强音。而我,身为其中的一员,自豪且坚定。

融媒体记者 杜勇清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