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涟水:党建路上铿锵“三人行” 以心换心撬动脱贫 “尖冰”

清晨,天空映着绚丽的朝霞,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的大地已早早苏醒过来。“自家人”苗健已经穿梭在乡间小道“嘘寒问暖”;副镇长、扁担村党总支书记唐苏林已走进桑棚“指点迷津”;乡贤苗增勇来到“槐花”村察看项目实施……

越是到后面越是最难啃的“骨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高沟镇如何确保脱贫攻坚如期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沟镇党委书记姜井旭说,啃下“硬骨头”,党建要打头阵。高沟镇始终将“自家人”“带头人”和“返乡人”的思路贯彻在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把党旗插在脱贫攻坚最前线。

情意浓 阳光扶贫成为“自家人”

提到苗健,高沟镇扶贫办的同志如今仍记忆犹新。有一天,身患风湿性关节炎并伴有残疾的镇政府工作人员苗健主动找到了镇扶贫办,他希望把扶贫与助残结合起来,主动请缨出一份力,由他帮扶这些残疾家庭。正如他所说的:“我自己是一名残疾人,我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苗健(左一)走访帮扶对象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这样,经过多方考虑和商议,镇里同意了苗健的想法。自此,苗健成了一名“自家帮扶人”。工作中,除了季度走访,苗健都会时不时地到帮扶对象家中坐一坐、聊一聊,这对于腿脚不便的他,困难不小,尤其是在雨雪天,他自己也说不清多少次在帮扶路上摔倒。同志们心疼他,主动要开车送他去,他都婉言谢绝了。私下问他,他总是笑笑说:“我虽然腿脚不好,但作为一名党员,走访帮扶是我的责任,不能给别人再增加额外负担。”

功夫不负有心人,苗健的付出换来了回报,对象户把他当成了“家里人”,这样一名身残志坚的党员,成为被帮扶人口中的“老大哥”。而如今,苗健帮扶的5名残疾低收入户已全部顺利脱贫。

凝共识 优秀支书激发新动能

扁担村为“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2019年,该镇党委选派副镇长、优秀老支书唐苏林到扁担村任党总支书记。上任后,他以村为家,天天“泡”在村里,了解村情民意。两天后,他有了想法:“上级有很多的政策红利,村民们想致富,但目前的问题是,村干部各捶各锣,各敲各鼓”,如何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成为他首先要考虑的事。上任两周后,在老唐的建议下,村“两委”干部全部调整到位。2019年,高沟镇在全县率先实行红色代办,唐苏林积极响应,“两委”班子全部成为红色代办员,他说“作为村干部,你为群众多跑腿,群众心中自然有你”。

蚕桑养殖户

扁担村有栽桑养蚕的传统,于是,村“两委”一合计,决定实施蚕桑养殖项目。为此,唐苏林多次跑到江苏科技大学争取技术支持,邀请蚕桑专家来村走访,调研扁担村土壤、气候等情况,专家一致认为扁担村非常适合养蚕,并提供最新品种桑苗和蚕苗。抱回这个“大礼包”以后,老唐又“再接再厉”,成功申报3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资金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项目的实施。马不停蹄“连轴转”,从土地流转到矛盾调解,从蚕棚建设到技术培训,从项目用工到市场开拓,经常看到唐苏林风尘仆仆的身影。长期的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唐苏林患上了甲状腺肿瘤,医生要求立即手术,但是他考虑到项目正在建设,就一直瞒了2个多月,直到发烧倒在项目建设现场,才不得不住院手术治疗。镇里领导抱怨他“不爱惜自己”,可是他却笑笑说:“我是党的‘儿子’,群众的‘父母’。”手术后不到20天,老唐又继续投入了战斗……

付出总有回报。项目投产后,吸纳了周边多个村120多名留守妇女等老弱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又为集体稳定增收20余万元。

凤还巢 “乡贤经济”撬动大发展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发展,产业兴旺离不开项目支撑。高沟镇乡贤苗增勇原在昆山打拼,从打工到创业,短短10年,公司已迅速成长为一个年产值近亿元的规模企业。虽然取得了骄人业绩,但他却始终牵挂着家乡。

江苏旋压机械有限公司车间

江苏旋压机械有限公司车间

2016年10月,在家乡亲情的召唤下,苗增勇决定回乡创业。2017年7月,苗增勇在高沟创办了江苏旋压机械有限公司。如今,企业年产值已达1亿元,年纳税300万元,解决了200多个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三年来,苗增勇积极向外推介家乡,吸引了一批乡贤和客商,先后为高沟镇提供有价值信息20余条,其中已有三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落地。同时,他还牵头成立高沟镇企业家爱心基金会,关注低收入户子女教育。

2017年11月,苗增勇开始代理苗荡村村主任职务,为了让村里有更好的发展,他看准了“槐花”产业,于是经过前期多方调研,他自掏腰包30万元作为项目启动经费,流转100亩土地,栽植槐树1万株,养殖蜜蜂200余箱,使苗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槐花”村。项目建成后,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同时带动160余户低保、低收入户就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