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 新篇章】 金湖县金北街道:让农民安居乐业,为幸福生活“加油”

近两年来,金湖县金北街道从改善农民住房着手,以集体搬迁为主要方式,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农民们过上了环境美好、就业稳定的好日子。

现如今的街道,一排排典雅的小洋楼整齐矗立,楼前楼后,草地平整、绿意盎然,幼儿园、超市、医务室、健身广场、图书室等设施一应俱全,一个现代化小城镇呈现在眼前。一步步走来,农房改善就是农民幸福生活的“加油站”。

保障群众居住权利,多方协调做好过渡期安置

64岁的潘大爷在新街社区住了大半辈子,家里的房子有几十年历史,居住环境很差。年初,街道工作人员带着合同上门,想劝说他舍弃老房子,搬迁到县城居住。本以为潘大爷会反对,没成想一家人当场就同意了。

像潘大爷家这样的老房子,在金北街道数量众多,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砖土结构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有的成了危房,居住环境与农民奔小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积极响应省农房改善号召,街道党工委经研究商议,建议大家集体搬迁。

但集体搬迁并非易事,一些农民群众表示,在新小区建成之前,绝不同意拆掉老房子。经过与群众深入沟通了解到,许多人只有老房子这一处安身立命的场所,如果急于拆掉,这些群众便会失去居住的地方。经多方协调,终于找到一处闲置的企业宿舍楼,安置了几十户人,并对建档立卡的困难户免除费用。这样一来,村民们的顾虑打消了,更多人同意搬迁。截至目前,全街道农民自愿搬迁已签约4200余户,交拆近4000户,几乎占街道总户数的一半。

聚焦群众就业问题,依托产业稳住搬迁后生活

集体搬迁,不能让村民一搬了之,更要思考如何帮助他们搬迁后稳定生活。根据自身条件,寻找产业依托,是乡镇人口实现就业的较好出路。

金北街道从全县第一个整村搬迁到县城集中居住的张方村,发展到邬桥村、南宁村和陈渡村三村整体搬迁,加之零散户的自愿搬迁,农村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产业兴旺提供了空间。

目前,在政策支持下,金北街道辖区内已建成了“机械加工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和“航空产业园”三大特色产业园区,2019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达20亿元。

金北街道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引擎,合理规划交通等基础设施,始终把群众生活的稳定和便捷摆在首位。从搬迁后的集中居住区到航空产业园,只有短短几公里的路程。可以预见,新增的就业岗位能为村民们带来稳定的收入,加上周边商业的逐渐兴起,大家很快会过上面貌一新的生活。

促进群众生活提档,土地复垦盘活农村经济

住进新居不是农房改善的终极目标,让群众在整洁、文明、美丽、富足的环境下,一步步使钱袋子鼓起来,过上幸福小康生活,这才是初心与使命。

为此,金北街道提前谋划,在园林绿化、农贸市场、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资金,有望在两三年内形成完善的生活圈。

目前,金北街道已建成了金港小区、董河小区和爱特福健康小镇等多个农民集中居住点,还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高了乡风文明新风尚,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居住在小区的人们,正在幸福小康大道上昂首阔步向前,努力绽放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的文明乡村之花。

为提升农房改善集中居住后的发展后劲,金北街道将搬迁农户的宅基地和村集体土地统一复垦,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招引种养殖大户,新发展农村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28家,种养殖大户50多家。

农民集中居住,宅基地复垦,整村整片土地整理,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如今,金北街道稻田养殖11500亩,水产养殖5000多亩,沿淮金线发展了2500亩休闲观光农业,100万头现代化养殖猪场也正在火热兴建。(朱昭卓)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