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文明城市】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 全域推进走深走实

日前,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并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据悉,自2018年以来,我市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县、镇、村“三级书记”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实践指导组,统筹推进全市文明实践工作。将文明实践工作经费、人员工资、嘉许激励资金列入县镇同级财政预算,做好人员调剂、购买服务、人员招聘等工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已组建各类志愿组织5100余个。把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和市政府年度为民办“十件实事”项目,定期督导推进。到目前,全市10个县区(园区)、104个镇(街道)、1590个村(社区)全部建成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还建成2537个实践点,形成四级实践网络和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全市各地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基层党员干部、高校党校专家和“百姓名嘴”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周恩来精神、新时代淮安精神等,各县区(园区)累计开展理论宣讲2700多次。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各地组织“文明实践大集”“三下乡”和各类文艺演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等内容,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组织中小学教师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医护人员为老年病患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年夫妻免费拍婚纱照,为孤寡老人洗衣服、免费上门理发、疏通下水道、开锁修锁等,解决群众困难。弘扬文明新风,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减轻群众人情负担。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志愿者开展防控宣传、小区值守、体温检测、人员排查等志愿服务,全市累计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3.5万次,参加志愿服务28万人次。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潮中,深化“淮安文明市民12条”宣传、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文明交通劝导、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活动,引领崇德向善的精神风尚。

自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地的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农民日报》及“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平台多次进行宣传推介,涌现出“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儿童”“家医有约”“五彩志愿服务”等一大批文明实践品牌。(平洋 雪聪 慧婷 亚军 华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