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精制人才“培养基” 盘活基层“田秀才” 淮阴区:“乡土人才”奏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今年7月,淮阴区印发《关于加快乡土人才培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乡土人才选育机制、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全力打造乡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乡土人才资源,应从选拔模式、培养激励、人才生态等方面优化政策、加大扶持,厚植成长沃土,激发乡村活力。”淮阴区委书记董国喜说。

创新选育机制,让人才“破土而出”

“真没想到,我还能获得省级荣誉。”8月18日,在淮阴区马头镇国家农业科技园恒温大棚内,刚刚被评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的丁蓉蓉一边给冰草浇水、一边高兴地说。90后的丁蓉蓉,是镇里有名的“冰草女王”,她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优越条件,回到老家搞起了冰草种植,成功培育出“大叶冰草”新品种,让种子价格从每斤5万元降到3000元,只有进口价的1/16。同时,流转村里300亩土地,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2017年,在区委组织部指导下,丁蓉蓉考取了高级农产品经纪人证书,随后又成立了冰草合作社,吸引村民以土地入股,成为“农业合伙人”。她还邀请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入伙”,负责链接市场、对接贸易平台,让更多的资本流向乡村,让更多的村民得到实惠。

近年来,淮阴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乡土人才大寻访”活动,分类挖掘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的能工巧匠、经营能人、生产能手,104名具有“三带”潜力的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在摸清人才家底的基础上,根据淮阴乡土人才85%是生产经营型的阶段特征,该区明确培育现代农业领军人、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人、农村职业经纪人等方向,实行定期选拔、建库跟踪、周期培养、能进能出的培育机制,梯次选拔一批乡土人才“领头雁”,授予他们“淮乡人才”“淮乡名才”称号,并择优免试颁发村干部三级任职资格证书,优先推荐他们参选“两代表一委员”、各级“劳动模范”。今年,该区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17人。

聚焦能力提升,给人才“注入营养”

在淮阴区徐溜镇跨洪村,省“三带”能手吴洪政正在自己创办的金色满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忙碌着。目前,该合作社瓜蒌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预计今年产值500万元,并带动70多名低收入户脱贫增收。为带领更多农民依托瓜蒌种植增收致富,推动瓜蒌种植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从去年起,吴洪政在区委组织部协调对接下先后4次赴安徽省潜山市考察,拜访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潜山市农委等单位,成功引进“皖蒌6、7、8、9、15”五个新品种,使瓜蒌籽产量由亩产100多斤提高到200多斤,效益翻了一番。“没有政府的牵线搭桥,我们合作社在技术上很难提高,效益也不会有很大提升。”吴洪政说,下一步他计划注册企业,打造自己的瓜蒌产品品牌,组建瓜蒌种植产业化联合体,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模式,全力提高土地产出,增强品牌竞争力。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就是产业振兴、产才融合,这就意味着更加需要政府主动作为,为乡土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舞台和发展空间,组织实施分层次培训计划,重点对家庭农场、农村实用人才等开展专业技能、创业富民等培训,努力提高乡土人才技能水平。”淮阴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吴亚惠说。近年来,淮阴区广泛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教学、远程教育、外出学习等方式强化培训,提升乡土人才整体素质。初步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以集中办班、现场观摩、论坛交流等方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余人,推荐乡土人才参加高等学历教育、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电商培训等;取消专业职称评定中的学历、专业、论文等条件门槛,支持乡土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鼓励人才交流展示,开展优秀人才评选,面向地区乡土人才举办创业大赛、技能竞赛;打造乡土人才村播网红,宣传推介乡土人才特色农产品。

打造优质生态,为人才“搭建暖房”

2018年9月,大学毕业的孙志远来到淮阴区南陈集镇省定经济薄弱村寿塘村流转土地149亩,从事土鸡养殖。在南陈集镇打造的区域性创业孵化载体——“淮乡基地”,他学习掌握了养蚕、栽种等专业技术知识后,开始发展蚕桑种养、食用菌栽种、土鸡养殖、鸡蛋销售综合性产业链项目。目前,他创办的公司用地从149亩扩展至200亩,全年销售额超百万元。今年受疫情影响农产品滞销,孙志远参加镇里开展的“村播计划”学习培训后,第一时间转变销售模式,开拓农产品线上市场,将危机化为商机。与此同时,他主动寻求合作机会,将这种新的销售理念及模式逐步向当地群众推广,拓宽销售渠道。近期,孙志远积极打造本土电商孵化中心,让更多的农业大户、经营散户加入电商平台。“如果没有创业平台的支持,没有税收返还、租金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的扶持,我们公司走不到今天。”孙志远说。

人才发展,平台是关键。淮阴区积极发挥政策引导扶持作用,量身打造淮阴乡土人才“政策包”,设立区级乡土人才发展基金,通过实施学费补助、职称奖励、创业补贴、担保贷款、贴息支持等富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提升乡土人才的科学素质、职业技能,支持有能力的乡土人才办企业、兴实业,把乡土人才作为发展乡村产业、决胜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淮阴区打造区域性创业孵化载体“淮乡基地”,实施乡土人才“村播计划”,淮安国家农科园与淮阴师范学院联手打造乡村振兴学院园区分院,计划培养1000名乡村网红,帮助人才“触电上网”,激发农村乡土人才潜能。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张祥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马驰 吴娱 淮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