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地 枢纽新城 拥抱淮河新时代】水利重器护淮河安澜——淮安治理淮河重点工程寻访

12世纪前,淮河曾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12世纪,黄河频繁泛滥,干流夺淮入海长达700余年。1855年,黄河改道后又回归北流,但黄河携带的泥沙已将千里长淮下游河道抬高,淮河丧失了入海排泄的通道,每逢汛期,淮河来水入海困难,在洪泽湖及里下河一带蓄滞、泛滥,水旱灾害频仍。

明清时代,虽作过一些治理,但多着眼于“蓄清刷黄济运”,而未解决淮河入海出路。民国期间,也曾建设了一些导淮工程,后因抗日战争而中断。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下,淮河才得到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治理。在淮安市境内,先后兴建了苏北灌溉总渠、三河闸,整修加固了洪泽湖大堤,开辟了分淮入沂和淮河入江水道以及淮河入海水道等,使淮河下游的出路有了很大改善,结束了“洪水横流、岁岁为患”的历史。

两条平行“巨龙”

横亘在江淮平原上的苏北灌溉总渠,宛若一条巨龙,其头部朝东伸入浩瀚的黄海,尾部则向西紧连着宽阔的洪泽湖。多少年来,这条“巨龙”以它奔流不息的丰富水资源,常年滋润着两岸广袤的田野。

时间回到1951年春。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鼓舞下,淮阴掀起轰轰烈烈的治淮高潮。1951年11月2日,中共苏北区党委和苏北人民行政公署联合发布“苏北治淮总动员令”,采取“以工代赈”办法,分冬春两期,动员淮阴、盐城、扬州三地区民工46.3万人,开挖苏北灌溉总渠。

在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的淮河安澜展示馆内,一张“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照片再现了当年的场景。照片上,成千上万名民工排成数条“长龙”,手挥铁锹,推着独轮车,奋战在广阔的工地上。

据《淮阴市水利志》记载:开工后不久就来了一场风暴,接看又是一场大雪,最低气温降至摄氏零下十四五度,积雪最厚达到0.3米左右,使施工遇到很大困难。但民工们以顽强的精神,克服了天寒、积水、淤泥、砂礓、流沙等种种困难,在冬季用了不到40个晴日,就完成总土方量的1/3。1952年2月,春季工程继续进行,到5月10日完成了全部土方工程。在民工们迎战最后胜利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华东分团队于3月21日专程来到工地,先后作报告5次,给广大民工以极大的鼓舞。

手挖、肩挑、车推,就这样,苏北灌溉总渠冬春两季工程共动员民工118.9万人次,仅用85个晴天,就完成了7000多万立方米土方任务。从此,在中原和苏北大地上横行肆虐了700余年的淮河洪水,有了自己的入海通道。

在苏北灌溉总渠北侧,有一条河道与其平行,它西起洪泽湖东侧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它就是淮河入海水道。

1998年10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开工典礼在当时的楚州区城东乡举行。1999年9月23日,淮河入海水道全面开工建设;2003年6月,淮河入海水道主体工程提前两年半完成,全线建成通水,具备行洪条件。2006年10月21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全面建成,通过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竣工验收。

淮河入海水道全长163.5公里,建设过程中工程全部实现机械化施工,最多的时候4000台套设备同时施工,用工1.3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淮河入海水道主体工程刚刚完工6天就紧急启用,为战胜淮河特大洪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03年6月至7月间,淮河全流域遭遇大洪水,洪泽湖水位猛涨,形势十分危急。7月4日国家防总下达紧急命令,当夜启用入海水道。是日23时48分,入海水道二河新闸开闸行洪,连续泄洪33天,总量43.8亿立方米洪水东流入海,避免了洪泽湖周边滞洪区30万人大转移。2007年7月10日至8月2日,淮河入海水道再次行洪22天,共下泄洪水36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洪泽湖的蓄水量。

淮河入海水道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淮河流域“蓄泄兼筹”防洪体系初步形成。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先后获水利部大禹奖、国家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大奖。

淮河流域第一大闸

三河闸,位于洪泽境内,是淮河下游入江水道的控制口门。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大型水闸,全长697.75米,共63个孔,每孔净宽10米,设计流量每秒12000立方米,为淮河流域第一大闸。

“三河闸于1952年10月1日开工,至1953年7月25日全部竣工,在防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江苏省三河闸管理所所长薛松介绍,“三河闸拦蓄淮河中上游15.8万平方公里流域的汇水,与洪泽湖大堤、高良涧闸、二河闸等一起,保证洪泽湖成为苏北最大平原水库,发挥其综合效益。”

“当年三河闸工程的施工设计图,都是由技术人员一张一张手绘出来的。”三河闸解说员介绍,在三河闸建设过程中,共有6000余名干部、技术人员和15.8万民工参与。技术人员是从浙江、山东、安徽、江苏、湖南、湖北6个省调集过来的,由于人才紧缺,有些大专院校直接把学生拉到工地上来了。按照当时欧美建闸模式,闸基是要打桩的。几位刚出学校不久的年轻人,经过周密的计算和分析,从技术上解决了无桩基础不均衡沉陷的难题。就这样,三河闸工程的造价节省了12%,施工时间也大大缩短。

在三河闸建设过程中,广大民工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展示了极高的智慧。

高秀英是修建三河闸的一位普通民工,当时只有17岁,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铁姑娘。三河闸挖土的时候正是冬天,塘里的土已冻硬,高秀英第一个跳下土塘,破冻挖土。在她的影响下,民工们纷纷跳下去,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当初参加三河闸工程建设的人还记得她的那句名言:“冷不过朝鲜,苦不过志愿军”。

当时淮阴总队的民工刘飞虎发明了一种叫“龙翻身”的挖土法。什么是“龙翻身”?三河闸工地只有1.5平方千米,却云集着数万民工,民工们用小车和担子把挖出来的土运走,但由于人多地小,推土的小车无法顺利行走,常常发生堵车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龙翻身”挖土法就是把几个小队的人集中起来,组成一个组,开辟出两车道的空间来,把小车接成长龙,左进右出,循环进行,这样就不会堵车。这个经验后来在整个工地上推广开来,劳动效率提高了50%以上。

在抢筑拦河大坝最关键的时刻,万余民工顶10级大风,在洪水中组成3排人墙,以血肉抵挡湍急的水流,终使大坝顺利合龙。

三河闸建成以来,成功抗御了1954年、1975年、1991年、2003年、2007年等流域性特大洪水。年平均泄洪水量近两百亿方,70%以上的洪泽湖洪水由三河闸分泄入江,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供水和生态等综合效益。2003年,三河闸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治淮“老三项”

采访中,记者从一位老水利人的口中得知治淮“老三项”。所谓治淮“老三项”,指的是1991年~1997年,国家实施洪泽湖大堤加固、分淮入沂续建和淮河入江水道加固工程后,消除一大批险工患段,提高了淮河下游防洪能力。

洪泽湖大堤位于洪泽湖东岸,北起淮阴区马头镇,南至盱眙县张庄高地,全长67.25千米,另加北端马头镇以北至废黄河高地3.38千米,总长约70.6千米。大堤沿线建有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二河闸等大中型水工建筑物11座,组成洪泽湖防洪控制工程。大堤的主要任务是拦蓄洪水,它是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的防洪屏障。

新中国成立后,洪泽湖大堤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加固。第四次加固时间为1992年~1997年。1991年淮河大水以后,对三河越闸预留段、菱角塘、钱码头、三河闸上游拦河坝等重点险工段进行了加固,加固了三河闸、二河闸、高良涧进水闸、洪金洞、周桥洞等建筑物,提高了洪泽湖的防洪标准。

分淮入沂工程为南北向人工河道。南起洪泽湖边的二河闸,北至沭阳县西关与新沂河交汇,沿线流经淮安市清江浦区、淮阴区和宿迁市泗阳县、沭阳县,全长97.5千米,其中淮安市境内长约66.6千米。分淮入沂工程是淮河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洪泽湖洪水出路之一,相机分泄淮河洪水、借道新沂河入海。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为加速降低洪泽湖水位、腾出库容,承泄淮河上中游的洪水,启用了分淮入沂工程,泄洪59天,最大分洪流量1270立方米每秒,分泄淮河洪水8.78亿立方米。汛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中确定了治淮建设骨干工程,分淮入沂续建工程列入其中。1992年,水利部批准工程投资7500万元。分淮入沂续建工程于1995年完成,提高了淮河下游防洪减灾能力。

淮河入江水道,上起洪泽湖出口三河闸,下至江都三江营注入长江,流经淮安市的盱眙、洪泽、金湖三县区,天长市(安徽省)和扬州市的宝应、高邮、邗江、江都等县(市、区),长157.2千米,其中淮安市境内长约57千米。

1954年淮河发生特大洪水后,人民政府先后对淮河入江水道进行了5次大规模治理。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洪水。同年11月,入江水道治理加固工程开工,至1996年10月,完成三河闸至高邮湖口全部工程项目。如今,入江水道主要堤防已由行洪80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2000立方米每秒,是淮河洪水出路的主要通道,并兼有排涝、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是保障淮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水利设施。

淮安水上立交

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位于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第二级控制工程,是亚洲同类工程规模最大且极具特色的上槽下洞的水上立交工程,其作用是满足入海水道泄洪和京杭运河通航。

站在桥头堡钢索缆桥上极目远望,北边是历史悠久的古城淮安,南边是气势宏伟的淮安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群,入海水道与灌溉总渠犹如两条长龙横贯东西;向下看去,船舶在大运河上南来北往,而下部的巨大涵洞中,自东向西沟通淮河入江水道,巧夺天工的水工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时间回到1992年,在淮河入海水道方案研讨会上,50多位国内顶尖水利专家确定了淮安水上立交的建设方案——通过上槽下洞的结构形式,实现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的立体交叉、互不干扰,维持京杭运河水路航运的同时,满足淮河入海水道泄洪及渠北运西地区排涝要求,具有泄洪、排涝、灌溉、南水北调、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整个工程大型建筑物众多,土质情况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很大。正因如此,包括淮安水上立交在内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鲁班奖、詹天佑奖、大禹奖等众多国家级最高奖项。

如今,在广袤的苏北平原,淮安水上立交正用它伟岸的身躯守护着流域百姓的安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渐显现。

融媒体记者 刘海峰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