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创新在淮安】盱眙盱城街道自治、法治、德治、智治齐头并进同向发力—— 首创“一心四同”社区治理新样本

盱城街道作为盱眙县首善之区,今年以来,围绕社会治理新要求,首创“一心四同”社会治理新样本,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齐头并进、同向发力,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为不断增强居民幸福感,盱城街道在基层“三整合”改革基础上,又在社区治理方面先行先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以赋能提效为创新点,探索“定人、定岗、定职”的社区工作新路径,让群众尽享治理成果。

明确具体岗位职责 及时解决群众难题

明确人员类别,提升社区服务质效。盱城街道党工委进一步集中社区的承担职能,把工作岗位划分为内勤、大厅和网格三类,类似工作一人干、相近职能一岗办、疑难问题集体办。内勤是社区大脑中枢,上传下达,负责各类文件、台账;大厅是服务办事窗口,其他有限的力量全部投入到网格及工作第一线,切实避免社区“机关化”。

明确网格员职责,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为提高治理精细化程度,该街道将网格分为小区、巷道、市场等多种类型,所有网格均采用“一单两线”工作法。该街道为124名网格员制定6类139条职责清单,将民意收集、数据收集、经济服务、政策宣讲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两线”,指从上而下交办工作和自下而上反映问题两条线。网格员不仅负责将各类社会事件及时收集并分类处置,同时也是解决群众咨询求助的第一责任人,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有需要的下发给街道指挥中心研判交单,形成“双线闭环”处理模式,真正实现事在网中办,服务群众“零距离”。

日前,该街道山水名都小区138户业主的房顶和外墙出现漏水,由于物业管理跟不上,业主又不知道找谁解决,导致问题久拖不决。网格员得知这一情况,并进行现场确认后,将问题上报盱城街道物管办按既定程序组织开展工程维修招标,直至工程竣工,使问题尽快得以解决。

创新拓展智治手段 持续畅通民情渠道

智治的价值体现在能够更高效地服务群众,拉近党群距离。盱城街道投入200余万元在全县率先建成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依靠网格员智能终端,及时准确地在网格内一体化采集人、事、物等基础信息,及时反馈群众困难,快速推送部门解决,实现街道和群众、部门、社区的全联动。

为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该街道自主开发“文明虾都”APP,让问题处置得以全程可知化,倒逼干部提升服务水平。目前,这款APP已广为居民知晓,群众如果遇到问题可以直接拍照上传,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后台会第一时间安排相关部门解决,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区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为确保“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该街道近期还为每一个社区网格员配备无线平板设备,社区居民办事只要直接联系网格员,就能利用数字化设备随时办公。在此基础上,该街道还将进一步加强服务软件开发,有效推动便民事务在一线办理。

该街道沙岗社区居民高习勇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听说办理残疾证直接找网格员就可以了,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与网格员夏梅联系。在她的帮助下,高习勇填好相关资料及时上传,经审核通过后由后台直接推送县残联办理,当事人直接到县残联指定的医院参加评级即可。“想不到不用去社区,在家就能办好残疾证。”高习勇感慨地说。

统筹建强各类阵地 真正做到贴心服务

近年来,盱城街道逐步加大对街道、社区和小区三级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同时将服务力量下沉到社区和小区一线。

建设街道为民服务中心阵地。该街道党工委把最大最宽敞的办公场所改造成500平方米左右的为民服务中心,开设8个窗口,线下受理47项涉及多个领域的审批服务事项,并引进政务体验、司法援助、社保办理等4台自动化设备,提供雨伞、充电等个性化服务。

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按照“四有”(有综合功能室、有网格议事厅、有警务室、有宣传栏)标准统筹建设——一有综合功能室,建成集红石榴党建联盟、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服务、矛盾调解、文娱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室,将党群工作融入为民服务事务中,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就在身边;二有网格议事厅,由社区主要负责人或网格员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从多元社会主体中推选议事成员,让“大家事大家议”成为常态;有警务室,定期邀请公检法等部门专家上门授课,果园社区创新开展“巡回法庭进社区”活动,将部分典型案件移到社区公开审判,增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有宣传栏,持续加大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做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建设小区党群服务站阵地。该街道结合网格分布特点,高质量打造金鼎华府、东城国际、都梁名郡等10个小区党群服务站。这批以全要素网格为依托打造的“一主多辅”阵地群,不仅为居民提供协商议事场,更为群众休闲、娱乐、学习等提供充足空间,让群众愿意来、经常来。

融媒体记者 姜彩兰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