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淮阴区:铺就“多彩路” 谱写“振兴曲”

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为实现“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体目标,让农村公路“毛细血管”融入干线路网的“大动脉”,成为百姓奔小康的通达之路,近年来,淮阴区因地制宜、统筹谋划,加快“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步伐,使民生“短板”变为“潜力板”,为产业发展造血、为乡村振兴赋能、为百姓生活增添绚烂色彩。如今,伴随着一条条农路向八方延伸、一座座桥梁连通两岸,一幅由交通引领的小康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绿色之路

——生态农业驶上“快车道”

葡萄架上藤蔓缠绕,柿子树上硕果满枝,成群白鹅在池塘中嬉戏,青草地上鸡鸭飞奔抢食……沿明远路向西行驶,用不了多久,一处水清景美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态农庄便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位于马头镇的台湾柿子园,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每天接待游客上千人次。面对这样的红火景象,柿子园总经理陈益红“恍如隔世”——“9年前刚开始投资建园时,周边只有一条水泥小路,道路坑洼狭窄,会车很不方便。因为没有直达市区的通道,进出都要绕路,农产品很难运出去,更别提吸引游客了。”

道路不畅的状况没有持续太久,二河桥很快贯通,从市区出发,经明远路可直达柿子园门口,大大缩短了两地间的通行时间。“现在从柿子园出发,过二河桥后,或走高架或上高速,30分钟内可到达主城区任何一个地方,到淮安区也没问题。”陈益红说。

便捷的交通,如同打通了柿子园经营的“任督二脉”——一方面,草莓、梨子、葡萄、冬枣、柿子等四季水果,刚采摘下来便能快速送达市区各个超市,卖个好价;另一方面,集观光、垂钓、游玩、餐饮于一体的柿子园成了外地旅游团来淮的重要集散地,迎来海量游客,留下“真金白银”。

“眼下,我们正在规划建一个特产销售中心,将农庄从以销售农产品为主的农场模式,转型为以接待游客为主的观光模式。”陈益红对未来充满信心。

红色之路

——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刘老庄镇是著名革命老区,以八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闻名于世,近年来更因红色景区、清甜空气和天然瓜果,成为游人心仪的旅游胜地。然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路无三步平,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刘老庄镇人大主席刘冬梅回忆说,路不好,游客进不来、产业兴不了,外地客商见到这样的路,纷纷打起退堂鼓。

要想富,先修路。2011年,一条红色大道的铺设,为刘老庄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条红色大道是刘老庄连接205国道的主要通道,东接淮安涟水机场,全长4.8公里,路面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规划设计。它不仅完善了刘老庄的路网结构,还提升了对外交通运输能力,加快了资源开发的步伐。沿着这条红色大道,生态农庄、采摘果园、红色景区串珠成链,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产业不断升温。

位于刘老庄的“当年农家”影视基地,是2012年为拍摄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而建的,电影拍摄完毕,这里被改造成了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这里游客一茬接着一茬,生意相当火爆。基地负责人王旭告诉记者,自己当初敢于承包基地,就是看到了门口这条红色大道带来的引流效应,“游客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瞻仰完后,可以来我们这里住泥房子、吃土灶子,追忆峥嵘岁月。”

道路条件的改善,改变了整个刘老庄的原有状况,红色大道不仅直接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提升了自身“造血”功能,吸引诸多农业项目在这里安家落户。其中,仅闽丰食用菌生产基地这一个项目,就带动周边500多人就业。在这之后,光伏农业产业园、精品苗木生态园有限公司、正雄制衣等项目也相继落户。在红色大道的驱动下,刘老庄镇翻开了新的篇章,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的特色发展之路。

暖心之路

——新型农村敲开“幸福门”

“现在每天心里都充满了幸福感。”今年,淮高镇新桥村居民孙丽梅搬进了新社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崭新“别墅”,满心欢喜。社区整体设计为江南风格,白墙黛瓦,从空中俯瞰,一栋栋小楼整齐排列,一派江南水乡的怡人景象。

除了环境优美,社区的交通更加便利,内部一色儿的宽阔水泥路,最宽处足够几辆小轿车并排行驶。社区紧邻张刘线,居民骑电动车沿路行十几分钟,便能到达集市采购日用品。

“我们这里以前只有一条两三米宽的农机路,其余都是泥路,现在社区内铺的都是水泥路,出村就是柏油大道,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孙丽梅感慨道。

新桥村监委会主任张玉靖告诉记者,这里地处淮高镇西北角,位置偏僻,出行不便,路没修好前,村民去老张集要花半个多小时走五六公里路,有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因此不愿意回村。现在村民集中搬进交通条件更好的新社区,去集市的路程和时间均大大缩短。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新桥社区还开通了镇村公交线,村民乘公交车即可抵达城镇的每个地方,彻底告别了以往出行不便的日子。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风气。“四好农村路”拉近了城乡间的时空距离,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张玉靖说,如今村里有了新生活、新产业,村民变得更讲卫生和爱护环境,路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美,乡风越来越文明。

“近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要求,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解决农村‘出行难’、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以推进,目前全区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700公里、农桥改造150座、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107公里,辖区行政村双车道四级路覆盖率达100%,逐步打破了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淮阴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区将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使其成为惠民便民富民的“加速带”,切实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融媒体记者 王舒 陈金鑫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

通讯员 孙铁成 吴爱民 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