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要“用真心、求实效”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系统介绍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方法,全面展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成效。这是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首部国家报告。

如今,营商环境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吸引发展资源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增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这已经是全社会的一个共识。那么,如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关键就是要做到“出硬招、求真效”。

要正确处理“重规范”与“求创新”的关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注重规范、遵守规范是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能够理解的。但是不能机械地强调规范、刻板地固守规范,而是要深入地研究规范、准确地把握规范,更不能因为对规范的望文生义、一知半解而裹足不前、无所作为。一个优秀的营商环境一定是“重规范”与“求创新”并重的环境。一个地方失去创新的活力,就谈不上思想解放、谈不上敢为人先。仅仅强调“人家有的我们都有”,不是非常之举,也体现不出竞争力所在。遇到问题不是首先想到“就不行”,而是要多想“怎么行”。因此,在政策扶持、服务企业、效率效能上,要多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这样才是竞争力的所在。

要正确处理“被动等”与“主动谋”的关系。服务企业要不断更新理念,更要主动上前一步,靠前对接,变“被动保障”为“能动服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变“见事作事”为“综合施策”,为企业量身定制专项服务,提高服务企业的精准性。比如,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央明确提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定向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用于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助力企业渡过难关,这些好政策是否全部落实,企业是否真正受益,都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主动靠前、帮企惠企。

要正确处理“抓当前”与“利长远”的关系。服务企业是一个动态清零的过程,一个问题或一批问题解决了,不代表一劳永逸,再也没有新的问题。因此,既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把已经收集了解到的问题加快推进、抓紧解决,又要着眼长远,推出一些长远的优惠政策、服务举措,形成制度规范,形成常态长效。(刘海峰)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