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地 枢纽新城·纵横谈】打造绿色高地 建设枢纽新城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0月14日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强调:“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当前百年未遇大变局的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叠加的实施为淮安这个江淮大地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历史大机遇,如何打造绿色高地、实现弯道超车,如何建设枢纽新城、实现跨越赶超,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每个淮安人面前的大课题。

(一)把解放思想作为淮安打造绿色高地、建设枢纽新城的第一要务

要打造绿色高地、建设枢纽新城,首先要解放思想。一是要敢于突破“小富即安”的惯性思维。要从以往的成绩和经验模式中解放出来,以实事求是从零开始的精神来开创新事业。淮安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局中,要以苏南为标杆,比政策比绩效。二是面对机遇要敢争第一。当前,淮安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历史大机遇。但是也要清醒认识到,追赶发展的机遇期转瞬即逝,一篙松劲退千寻。要追赶超越必须抢抓战略机遇期,错过机遇就永不再来。三是要敢于突破发展和改革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深化改革是解放思想的初衷与真谛,也是淮安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改革的难度增加,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解放思想破难攻坚,发扬开拓创新的锐气,坚定打造绿色高地、建设枢纽新城的目标不动摇。

(二)将绿色高地建设作为城市经营的主要目标

淮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而大运河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创造性、高质量地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段建设,使其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成为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是打造绿色高地的核心抓手。

淮安更要以江淮特色文化为引领,主动把“十四五”发展放在“美丽江苏”战略全局中去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特色发展和绿色发展。坚持打造“最前沿”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以高新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最舒适”的生活环境。按照“城市客厅”要求,做优做美城市景观,完善公共服务,让群众事事都能享受优质高效服务。打造“最和谐”的社会氛围。让群众脸上的幸福笑容、内心迸发的向上力量、身上展现的文明素养成为淮安最亮丽的风景。

(三)把建设枢纽新城所需大项目的引领作为核心抓手

历史上的淮安交通发达,素来就有“九省通衢”的美誉。这为新时期淮安建设枢纽新城提供了无限可能。但缺少龙头型项目和基地型项目是淮安发展枢纽新城的短板。淮安要发展,要超越,要建设枢纽新城,没有几个千亿级项目和一批百亿级项目,很难撑得起来。要进一步强化抓重特大项目就是抓枢纽新城战略性机遇的意识,充分看到重特大项目是提升枢纽新城产业能级的关键支撑、提升枢纽新城城市能级的强劲引擎,既对淮安当前建设枢纽新城,稳投资、稳增长,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又对淮安长远打基础、增后劲,成为江苏未来发展新增长极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要加强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央企、行业龙头企业产业布局、投资趋向的分析,选择有投资意向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对接、推介和跟踪,积极寻求合作商机。

(四)把营商环境作为打造绿色高地、建设枢纽新城的重要“基础设施”

打造绿色高地、建设枢纽新城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毋庸讳言,目前的营商环境距离深圳、苏州等城市还有差距,对标新加坡等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提升营商环境的主要着力点是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边境内”开放,重点在规则和制度开放,涉及诸如法治化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中性、环保标准、劳工标准等优化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建设。以资本为纽带的先进生产要素流向哪里、价值链生产环节和阶段配置到哪里,很大程度上受到制度质量和营商环境的影响。产业和产品价值链中的高端生产环节和阶段的区位配置、先进和高端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对制度质量和营商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打造枢纽新城所需产业恰恰需要大量以资本为纽带的先进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对制度质量和营商环境敏感程度高。因此,营造法治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打造绿色高地、建设枢纽新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陈亮系中国作协会员、南通大学教授(兼),现任南通市崇川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