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江苏洪泽:美丽乡村 振兴有“道”

从贩卖螃蟹到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从分散种植到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从水产养殖到中国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征程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三个村庄振兴有“道”,实现了华丽转身。

西顺河镇张福河村:振兴有“电商”

“我们村的螃蟹故事还要从二十年前说起。1999年,我们村依据地处洪泽湖的优势,从打鱼捕捞转业养殖螃蟹。然而,养螃蟹驾轻就熟,卖螃蟹却成了难题。”在张福河村养殖塘口,养殖户化勇回忆道。

“当时都是卖给本地的螃蟹贩子,市场行情波动大时,老百姓卖不上好价格,还有可能亏本。”化勇在回忆过程中不时流露出担心情绪。“螃蟹致富遇到瓶颈,眼看着村民就要失去信心。2012年,我们村就组织村干部和养殖大户到浙江考察学习电子商务运营,成立电子商务合作社。”村党总支书记张立军告诉记者。

“螃蟹还是那个螃蟹,‘网’却不一样了。电商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可以增加10%-15%的利润。通过村电子商务合作社搭建网上销售平台,开设专营店、旗舰店,我们村的螃蟹在十多家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上‘大显身手’。虽说我就住在村子里,可我的客户从东北到海南岛,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个也不落。”尝到了甜头的张立军充满了喜悦。

记者了解到,如今,张福河村通过电商平台年销售螃蟹超过2800万,发展最好的电商农户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万元,短短两年时间成为江苏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村、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岔河镇东陈村:振兴有“公司”

“五年前,我们村针对分散种植、耕作方式落后的情况,成立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将农户分散经营的7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到公司后进行发包,实行统一区域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的公司化运作。”记者走进毗邻白马湖的东陈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总支书记、公司总经理陈洪兵介绍道。

“刚开始,我们村民们没经验、没资金、怕赔钱,都不敢包、不愿包。公司就动员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承包。第二年,我看到了经济效益承包土地,村民们也纷纷承包土地,目前全村连我在内共有32个种植大户。”村民于万民说。“为进一步培育绿色、有机稻米,增加种植户的收益,我们公司加强与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省级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稻米标准化生产和高标准基地建设。”陈洪兵说。

记者获悉,目前,公司运作的东陈村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达7061亩,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达100%。东陈村已拿到了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并入选江苏省31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名单。陈洪兵对今年收入信心满满的。“村集体经济将由不足50万元有望突破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26万元。”

老子山镇龟山村:振兴有“旅游”

石路、石桥、石房,悠闲散步觅食的草鸡,不时传来的犬吠声……在淮河入洪泽湖口处,记者行走在龟山村中,仿佛步入“世外桃源”,感觉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

“只有177户800余人过去以渔业生产为主的传统渔村龟山村,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来,特色旅游迎接八方来客。旅游产业的兴旺,也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今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到3.12万元。”村党总支负责人胡宝柱告诉记者。

记者在龟山村看到,村里不少石屋老宅都改造成民宿,“姚奶奶的家”“有家客栈”“通幽曲径”……一家家民宿外形古朴,名字别有意境。走进屋内,干净明亮,空调、电视、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条件不输宾馆。

“德好渔家乐”老板朱德好则看准时机开起农家乐。“节假日期间一天能接待十几桌客人,平常每天也有三四桌。现在不少村民在农家乐和民宿里做服务员,还有的村民直接在家门口摆起摊位卖土特产,野生黑鱼、土鸡蛋、菱角米,都很受游客欢迎。”朱德好告诉记者。(孙玉清)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