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聚焦淮安!“台资高地”再出发!

12月11日,第十五届台商论坛在淮安隆重启幕。《新华每日电讯》10日刊发《江苏淮安:“台资高地”再出发》,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12月11日,第十五届台商论坛将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地处苏北几何中心、京杭运河之滨的淮安近年来持续打造“台资高地”,以提供“101%服务”的精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高能级面向“十四五”再出发。

01

台资助力走出“苏北洼地”

王昊/摄

6日,在淮安市区,一辆蔚蓝色涂装的“台资高地号”有轨电车上线运营。开通5年来,淮安现代有轨电车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小火车”。而这个昵称,寄托的是淮安560万人民对经济发展的渴盼。

淮安人对铁路怀有复杂的情结。

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在此交汇,南北分界线穿城而过,襟吴带楚的淮安自古以来就是“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换乘枢纽。但到了19世纪中后期,运河的地位逐渐被铁路取代,交通短板长期制约淮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直到21世纪初才拥有第一条铁路。

赵启瑞/摄

现在,6条高速形成苏北首个环城带网,机场开通包括台北在内41个境内外城市航班,每周3个航班往返淮台,2019年徐宿淮盐高铁通车,2020年底连淮扬镇高铁全线开通……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台资企业加速集聚,为淮安从“苏北洼地”向“台资高地”跨越提供持续动能。

1987年,两岸恢复民间交往,第二年,淮安就迎来首家台资企业。2002年源通制帽,2004年旺旺食品,2006年富士康……到2010年,在淮台资企业已超过500家。2014年,淮安成为苏北首个台企超千家的设区市。

王昊/摄

目前,淮安市主要产业布局中,龙头企业均由台资企业担当。2007年,鹏鼎首次来淮安办厂,2014年追加投资10亿美元,建设了包含3家全资子公司的淮安园区,今年产值已近百亿元。7月,鹏鼎控股与淮安再次签约,建设高端线路板智能制造工厂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

2010年以来,敏实集团先后在淮安建设总投资5亿美元的汽车铝部件生产、投资6000万美元的博德专用汽车研发生产、汽车铝部件全球同步研发中心等项目,成为淮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火车头”。

淮安市台办主任龚晓琴介绍,截至目前,淮安已累计设立台资项目1400个,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半壁江山”。“十四五”期间,淮安还将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密机械、精品农业与绿色食品、精细化学品等四大台资产业。

02

以“101%服务”赢得台商口碑

“鹏鼎能够成功,除了当年我们从台湾带来很多的技术、人才、资金,最主要还是淮安当地政府的服务和效率。”鹏鼎控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庆芳如是说。

赵启瑞/摄

对台商台企提出的合情合理合法要求100%满足,此外再多为台商台企提供“1”份贴心的服务和惊喜——这就是淮安提出的对台“101%服务”品牌。

2月21日,疫情防控形势尚处严峻之时,台湾南宝集团以“云签约”的方式,在淮安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年产千万件碳纤维零配件项目。

“当时这个‘云签约’项目给我们打了剂‘强心针’,提振了大家的士气。”淮安市台商台胞服务中心主任陈春晓回忆,春节假期结束后,这个不到10人的团队打了近千个电话,挨家询问台企复工复产有哪些困难。

2月14日,淮安在大陆率先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台资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政企携手共克时艰。

龚晓琴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淮安已累计帮助15家台企办理延期申报税款、26家台企办理延期缴纳税款;放行台企报关单近万票,进出口金额6.12亿美元,缓交税款总额约4000万元;为展阳商用道具等企业出具42份疫情不可抗力证明,减免违约赔偿350万美元;64户台企在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注册、开展融资对接金额2.76亿元。

9月28日,淮安市台商台胞服务中心升级后重新开放。“过去台商台胞需要跑多个部门、多个窗口才能办成的事项,现在只需到服务中心,就可以‘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一站即成’。”龚晓琴说。

赵启瑞/摄

全稳生技农业科技公司董事办秘书李心乔来给新公司办营业执照,她说:“今天申请,今天就办下来了,执照刚打印出来,还是热的。”

“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绝对没问题。”从签约到取得营业执照,南宝项目只用了18天,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南宝树脂集团大陆区董事长孙德聪说,经过这件事,他已经变成淮安在台湾的“义务推销员”。

“101%服务”赢得的口碑帮助淮安打开“以台引台”的招商新局面,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也连续7年将淮安评为大陆地区投资环境“极力推荐城市”。

03

广聚资源赋能淮台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淮安已有近两千名台商台胞创业、就业。2017年以来,淮阴工学院等高校相继成立台商学院、台创学院,累计引进上百名台湾籍博士,其中近十人获聘教授、副教授,20多名台湾籍博士加入淮安台资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智库。

“两岸文化同脉相传,人情世故也一样,让我倍感温暖。”徐伟陵就是一名来自台湾的“新淮安人”。2018年初,他从台湾中华大学来到淮阴师范学院,2019年升为副教授。

去年,淮阴师范学院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徐伟陵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到淮安市盱眙县龟山村、淮阴区渔沟镇实地考察。“农产品生产、加工、品牌、体验……从产业链条上来考虑,着力在高档生产、精深加工、田园综合体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源源不断的高收益。”徐伟陵建议。

淮阴师范学院经管学院院长张言彩教授认为,面向“十四五”,不仅乡村振兴要打通产业链,淮安台资经济的发展也要增强与昆山、东莞、厦门、漳州等台资集聚区的协同,提升各类台资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耦合度,需要更高层次赋能,推动淮安“台资高地”再出发,深化新时期淮台合作。

王昊/摄

继2014年淮安获批大陆唯一的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2016年江苏省将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建立联席会议机制。2019年,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挂牌运营。

对照昆山经验,淮安梳理出20条可复制、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其中11条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两地共同编制台资城际产业链图谱,发起组建长三角台资产业协作联盟,推动区域内台资产业优化融合。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一系列重大机遇,用好用足江苏省委省政府政策意见,持续巩固扩大淮安台资工作优势,推动台资集聚高地建设向深处拓展、向高处攀升。”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说。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