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治水智慧

近日,天宝陂、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园围成功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3处,饱含古人智慧与辛勤汗水的灌溉工程申遗成功再一次让璀璨的中华文明绽放出新光彩。“为祖国打call”“大国风范”“为国为民,千秋伟业”,网友纷纷点赞。

或许新增的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它们都蕴含着灿烂的历史,满载着不衰的故事,在千年的岁月流淌中彰显中华民族的治水智慧。

以水为魂,人水和谐。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在中国的治水史上,源远流长的人水和谐思想,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广为人知的都江堰为例,它充分利用周围地形,或顺河势以建工程,或裂山形以通水道,将工程外延至环境,将环境内融于工程,且不留痕迹、相得益彰,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是生态水利的典范。以水为魂、人水和谐,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治水智慧具有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以史为镜,方能迈入生态文明保护新天地。

以变为先,历久弥新。土地的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的错综复杂决定了古代中国灌溉工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人凭借自己的智慧综合运用“堵”“疏”“防”“分”“淤”等手段,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灌溉工程技术类型,包括陂塘堰坝、陂渠串联工程、引浑灌溉、井灌、水网圩田工程、御咸蓄淡工程等。可以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机动的变通性是我国灌溉工程拥有千年不衰的生命力的关键,先民的治水智慧在时代发展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民为本,兴国安邦。治国必先治水,水治才能兴邦。综观我国历史,历朝历代重视水利的统治者不胜枚举,他们或兴水利,或治水害,或通漕运,或以治水之道治理国家。康熙大帝就把河务、漕运与平叛三藩并列,作为施政的头等大事,足以证明治水在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治水、兴水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智慧;而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治水归根究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古代的治水智慧中蕴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生动诠释了何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传承至今的古代灌溉工程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古人的治水智慧,申遗成功对这些灌溉工程而言更意味着新的开始。繁星纵变,智慧不朽,愿这些智慧结晶永远保有它的灵动和美好,为历史留见证,为未来留永恒。(施雪玲)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