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盱眙:乡间绽放教育花

提起乡村学校,大家的印象都停留在“老旧破”、师资力量弱、办学质量差等方面,但是当你现在走进盱眙县的一所所乡村学校,你会发现这里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特色鲜明、教师师德高尚、学生幸福成长……

近年来,盱眙县着力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度重视乡村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加大乡村学校投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引导乡村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乡村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感、成就感均得到显著提升,打造出仇集中学、希望小学等在全市、全省有影响力的乡村学校,也涌现出吴凯、王伟、纪巧等一批师德典型、业务标兵。

均衡发展让乡村教育“强”起来

日前,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传来喜讯,盱眙县希望小学荣获“全国示范希望小学”称号。作为江苏省第一所希望小学,经过28年的发展,该校如今已经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学校。校园内设有方圆广场、奥运长廊、诗苑广场等校园十景,爱心工作室、图书馆、教学实验室等一应俱全。“这些年,县里为我们配备了一批教学一体机,还配备了机器人、心理、书法等特色功能教室,校园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和城里的学校相差无几。”该校校长徐学军说。

为了让乡村教育真正“强”起来,盱眙县连续三年逐年提高对乡村中小学现代化教学设备、特色功能教室的投入。硬件跟上了,软件也不能落下。该县组建学前教育、初中英语两个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2020年以来全县培训教师23048人次,其中乡村教师13222人次,占比57.4%;出台《关于全县教师支教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师资均衡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该县还出台系列激励政策,向农村教师发放乡镇工作补贴,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乡村教师倾斜,在职称评定上向乡村学校倾斜,降低申报中高级职称材料要求,满足一定条件的,在中高级职称评定上可超岗评聘,从根本上激发乡村教师的工作热情。

师德标兵让乡村教育“暖”起来

前不久,仇集中学校长吴凯被评为“中国好人”,由他发起实施的校园关爱留守学生“1+2=1”项目再次进入大众的视线。该项目以学校为媒介,为每一个留守山里娃结对一名“山爸”老师和一名“山妈”老师,组成一个“爱心家庭”,共同陪伴留守学生成长。项目于2016年在仇集中学试点推行,现已在全县推广,为近2000名留守儿童配备了“山爸”“山妈”,并在2019年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上被评为金奖。

今年疫情期间,“山爸”“山妈”更是当起了“线上爸妈”,每个爱心家庭组建线上“家庭聊吧”微信群。在群里,“山爸”“山妈”帮助“山娃”开展教学生活指导,化解其焦虑情绪,让他们健康而充实地度过疫情防控关键期,顺利返校。

在盱眙的乡村学校,有一批像吴凯一样德才兼备的乡村教师。呵护病妻14年、做上百名留守儿童“代理爸爸”的接兴国;回乡任教,教学水平高、关爱学生的王伟;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面向全县义务开设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从“支教一年”变“留校至今”的朱玉荣;开展“争做喜阅少年——与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共读一本书”送读活动,让阅读照亮更多孩子奋斗路的季红霞……他们虽然头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中国好人”“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等耀眼光环,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孜孜以求,用爱心与汗水,为乡村孩子们带来成长的春天。

特色发展让乡村教育“活”起来

11月20日下午,在黄花塘镇中心小学,一场军体拳表演正在举行。伴随着气势磅礴的音乐,“铁军娃”们挥臂踢腿,动作中充满自信,微笑中洋溢活力,充分展现了黄花塘镇中心小学“铁军娃”的魅力。

这是黄花塘镇中心小学打造铁军特色文化校园的活动之一。与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相邻的黄花塘镇中心小学,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传承铁军精神,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学生全面发展。该校于2014年建立国家级乡村少年宫——“铁军娃少年宫”,相继成立小导游、小记者、音乐、美术、话剧等12个社团。2018年,新建“铁军”文化主题小公园。2019年,创建“铁军少年军校”,建有军校陈列室、军事图书馆、军事阅览室、户外拓展场、VR航空飞行体验室等活动场所,被评为江苏省2019年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评审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针对乡村中小学实际状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盱眙县在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基础上,本着“立德树人”的宗旨,不断激发乡村中小学挖掘自身优势,扩大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功能,丰富校园生活,推动学校全面和谐发展,涌现出仇集中心小学钱杆舞蹈、旧铺中心小学茶文化、古桑小学乒乓球等一批特色教育品牌。乡村学校活力的迸发,带动的是素质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该县乡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合格率、优秀率,高考二本以上达线率,在全市各县区位居前列。

融媒体记者 姜彩兰 杨丹丹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李波涛 许昌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