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2020】导向鲜明 点面开花 逆势增长 敢于突破 我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步履铿锵

重特大项目是促进投资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十三五”以来,我市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全力以赴抓招商,紧锣密鼓抓开工,一着不让抓推进,攻坚克难抓竣工,重特大项目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涌现出庆鼎电子、富强新材料、澳洋顺昌、正邦科技、华强方特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为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作为“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市共安排市重大项目220个,总投资3040.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0.4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50.61亿元,超出年度计划19%。其中,工业项目123个,完成投资491.41亿元;服务业项目59个,完成投资305.60 亿元;农业项目20个,完成投资61.16亿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类项目18个,完成投资92.44亿元。

导向鲜明,重特大项目持续稳步推进

全市上下树立鲜明的目标、服务和激励导向,科学编制年度重特大项目投资计划,高效精准对接服务,严格规范激励鞭策,以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树立一切围绕项目干的目标导向,攻坚责任细化实化。我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活动指挥部,出台开展重特大项目攻坚活动实施意见、重特大项目攻坚考核办法等一揽子文件,在责任上实现县区、园区、部门“三个覆盖”,在对县区、园区全面下达任务的基础上,对市直单位全面进行分类分档考核,构建起“家家有任务、人人有担子”的责任格局。

树立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服务导向,服务帮办精准高效。我市坚持把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做深做细做实帮办工作,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推行专班帮办,在全市建立重特大项目帮办服务项目长制,在市级层面构建“1+4”挂钩帮办服务体系,形成重点环节的全链条服务机制;促进审批提速,设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对重特大产业项目市级层面要素统筹,着力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树立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激励导向,正反激励区分有度。我市建立重大项目“一项目一档案”制度,实行“五个一”督查考核推进机制。在考核激励方面,在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体系中单设重特大项目攻坚考核子体系,强化正向激励,对完成重特大项目攻坚任务成绩突出的县区、园区、市直部门给予奖励;同时,强化约束鞭策,对年度考核排名末位且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县区进行提醒谈话。

点面开花,工业项目呈现良好态势

2020年以来,我市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面上推进、点上突破、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亿元项目稳步推进、重点项目突破有力、项目结构逐步优化、项目效益加快释放。

聚焦精准招商,狠抓项目招引。近年来,为招引优质重特大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阵招商,坚持重要客商亲自拜访、重大活动亲自带队、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推动多个重特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此外,我市推进节会招商,深度融合重大节会开展系列招商活动,食博会新签约25个食品产业项目,台商论坛新签约台资项目32个。我市深化淮昆合作,全面复制推广昆山试验区经验,举办6场次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专题推介会、恳谈会,签约引进9个项目。

聚合资源要素,狠抓项目服务。持续深化101%服务,将全市220个重大项目纳入101%优质服务活动,全市29位市级项目长挂钩60个重大项目,及时帮助项目协调解决问题。组织搭建“党政亲商会”平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重大项目推进日统计、日通报制度,协调会办开复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政策意见,为企业争取国家、省、市扶持资金1.5亿元。组织举办工业企业融资对接会,帮助200余个工业企业和项目协调融资问题。

逆势增长,农业项目质态显著提升

2020年,我市农业项目突出稳产保供,着力实施产业招商,创新方式招大引强,加大帮办服务力度,呈现出特优高效种植项目逐步增多、涉农制造业项目不断增多、三产融合项目及特色生态休闲项目不断增多等特点,实现了疫情影响下的逆增长。1-12月份,全市实施农业重大产业项目235个,计划总投资211亿元。

提前布局,任务推进有力有序。成立招商专班,明确职责协调推动、汇聚合力。疫情期间提早分解下达县区年度招商任务,争取亿元农业项目与工业项目、三产项目同分值考核,按月度抓好督查考核,定期通报进展情况,整理“惠农富农政策100条”,做到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五个百分之百”全覆盖,推动分县区举办农业专题招商会,将重大项目招引作为“三农”工作环节紧抓在手、常抓不懈。

多措并举,招引方式多点发力。将招商活动与展会有机结合,实行展会办到哪、招商延伸到哪,在连云港、合肥、上海等农展会上寻求商机信息20多条。赴北京组织国家级龙头企业专题招商,与6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借助“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活动招商,大力引进村企共建项目,深化招商引资助力脱贫攻坚。加强以商引商、延展产业链条招商,紫山、淮香、康源等持续扩大在淮投资规模,吸引牧原、加宝等一批知名企业投资淮安农业,促进我市农业特色产业量质同步提升。

敢于突破,服务业项目超前推进

2020年,我市聚集资源、聚焦政策、聚合力量,推动全市服务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全市共编排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特色产业项目200个,项目整体进展良好,年度计划投资555.63亿元,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以考核增动力,提速项目推进。将服务业特色产业项目年度投资完成情况纳入全市考核任务,按月跟踪项目建设进度、投资完成情况,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细化,压紧压实到各县区和责任单位,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项目推进工作局面。一年来,西游记文化体验园主体基本建成,部分设备进行调试,内环市政管网基本铺设完成;淮安华强方特复兴之路文化创意基地,11个大型单体项目全面开工建设,87个辅助项目及配套设施同步推进;今世缘度假区、涟水吾悦广场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基本竣工。

以服务破难题,提升产业能级。发扬“铁脚板”精神,强化实地督办、现场会办,协调解决规划、土地、环保、供电等问题;为项目单位讲解产业政策,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与全市产业政策、发展规划、项目布局对接,为项目做大做强创造良好条件。通过认真筛选、主动服务、大力培育,2020年全市2个园区获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3家单位获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1家单位获批省级互联网平台经济企业,全市服务业产业进一步赋能升级。

融媒体记者 朱昭卓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徐柱 苏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