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过年,春节年俗焕发“新”年味

今年春节,疫情防控让更多家庭选择了“就地过年”,但借助着互联网技术,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迎财神等传统民俗有了新的传承方式,散发着浓浓年味儿、带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年俗也在不断涌现,与人们对年的深厚感情形成共振与呼应,寄托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许与向往。

记者 邵丹 摄

就地过年,传统年俗有了新玩法

“来一口我们‘老南京’过年必吃的‘十样菜’,寓意着十全十美,万事顺意。”大年除夕夜,南京市民吴建民夫妇在饭桌上支起手机,打开视频,和远在北京、不能回家过年的儿子一家,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云上年夜饭”。千里的距离阻隔不了亲情,隔着屏幕,祖孙三代“云”聚一堂,聊天、拜年、看春晚,“一家人心在一起,就是团圆。”吴建民说。

刚刚参加工作的“95后”陆光辉,今年选择在南京过年,这是他第一个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过的春节。他一度为大年三十晚上吃啥发愁,最后约了几个同样不回家的好友,在手机上下单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年夜饭外卖套餐”。半成品的年夜饭送到了家,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陆光辉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发给远在老家的爸爸妈妈,当然也没忘了发朋友圈。这个除夕夜,朋友圈里展开了一场难分胜负的年夜饭“大比拼”。

南京龙潭长江大桥施工现场,一批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架起直播架,和老家的亲人们一起“云团聚”。 通讯员 阮忠 交汇点记者 张筠 摄

正月初一大拜年。二十年来,问候新年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二十年前打电话拜年,十年前发短信拜年,五年前发微信。“爷爷奶奶新年好,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正月初一的一大早,南通市民于先生夫妇收到了在南京的小孙女豆豆发来的拜年视频。直播连线中,小豆豆唱新年歌,写“福”字,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其乐融融。传统年俗中,过年走亲访友拜年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今年国家提倡“就地过年”,减少线下聚集和流动,面对面的拜年越来越多地被新年俗“短视频拜年”所取代。“见屏如面”,视频拜年同样传递着浓浓亲情,让暂时分处两地的亲人们实现了“线上团圆”。

“飞”上云端的还有压岁钱。“以前要找个红纸包给小孙子包压岁钱,如今微信上就可以直接发红包,还可以设置封面和祝福语。”新年的钟声一敲响,南京市民吴建民就通过微信红包给远在北京的小孙子发去了压岁钱。

除夕,312国道仙隐北路段负责立交桥建设的五标项目部里分外热闹,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们聚在一起过年。 通讯员 孙逸飞 交汇点记者 邵丹 摄

传统年俗中,正月初五是人们燃放鞭炮、迎接财神的日子。如今,很多城市禁燃禁放,人们迎接财神的“主阵地”变成了朋友圈。2月16日(正月初五)零点一到,朋友圈里,大家纷纷转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财神、武财神、五路财神等图像,祈求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吉祥如意。

交汇点记者 邵丹摄

走出家门,拥抱春天的新民俗

又是一年春好时,春节长假,人们走出家门,在大自然中拥抱春天,在历史街区寻找年味,是这两年出现的新年俗。

“农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自天际挥洒而来,映照着满山的风景都生动起来,希望和幸福充盈在心间。”这些年,“70后”汪先生家的一个新年俗是,携家带口登南京紫金山,以登高望远的形式迎接农历新年到来。汪先生说:“登山是一种健康的运动方式,平时上班忙,一到周末,孩子要学习,家长要陪着,没时间过来。大年初一,全家人齐齐整整的,一起爬山迎接新年,很有意义。再说当下疫情还没完全消散,锻炼好身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比什么都重要。”

新年新气象,新年步步高。牛年春节,阳光明媚,不少市民走出家门,以登高望远的传统形式,祈福2021年健康喜乐。沿着山道,拾级而上,不管是白发老人,还是幼稚孩童,都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享受运动健身的快乐,更寄托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2021年2月16日,南京市,梅花山的数万株梅花进入盛花期,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杨素平 摄

暗香浮动,江南春早。春节期间,江苏各地梅花绽放,娇艳多姿的梅花报告着春消息,赏梅已成为很多江苏人过年的新民俗。南京梅花山、苏州光福、无锡梅园、徐州云龙公园……这个长假,这些江苏赏梅“打卡地”,处处是循香探梅的市民和游客。

初四一大早,无锡市民张凌带着一家人前往无锡梅园赏梅。1912年,无锡民族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倚山植梅,以梅饰山,在这里创建了无锡梅园。如今,这处江南赏梅胜地已拥有梅树1万多株,梅花品种400多个。景区内的粉红朱砂、玉牡丹、二绿萼等早花品种次第开放,展开笑靥迎接着八方来客。“春节开启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凌寒盛开的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在张凌看来,“赏梅”已是很多家庭的春节新民俗,长假期间到花香氤氲的梅花树丛中和春天来次“邂逅”,拍上一批与梅花合影留念的家庭照,这个假期才算圆满。

2021年2月16日,南京市,梅花山的数万株梅花进入盛花期,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杨素平 摄

老门东、夫子庙、熙南里……春节期间,南京多个历史街区花灯高挂,游人如织,年味浓浓。在大板巷历史街区,小学生孙思影现场拓印了一张出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萌青之手的雕版“福”字年画,还购买了一盏精致的“金牛”花灯。

孙妈妈郑女士告诉记者,过年,一家人赏花灯,逛老街,看非遗,是他们家坚持多年的春节民俗。今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秦淮灯会取消了线下灯市,但通过主办方推出的“云上观灯”融媒体产品,同样可以满足一家人看花灯的需求。点击该产品中的“云赏灯”版块,能在线360度实景欣赏秦淮灯彩。

2021年2月16日是农历大年初五,南京市,游人来到夫子庙景区观光,欢度新春佳节。 杨素平 摄

逢年过节,在南京夫子庙、苏州山塘街、常州青果巷、淮安河下古镇等历史街区,不难见到身着各式汉服、打扮精致的“小哥哥”“小姐姐”,有的三两成群穿汉服走一走,有的和朋友约拍。穿着汉服、精心打扮一番,在古文化街、古建筑旁“打卡”,逐渐成为了一些爱好古风的年轻人的“新年俗”。“汉服、古色古香的历史街区,和过年的喜庆气氛很配哦。”在南京小西湖历史街区,汉服爱好者青枝对记者说。

用“史上最火春节档”来形容今年的春节电影市场,可以说毫不夸张,《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新神榜:哪吒重生》等影片火爆热映,也延续了“过年看电影”这一春节新民俗。

在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记者遇到了“全家出动”前来看《唐人街探案3》的南京市民吴慧一家。“既要看春晚,也要看春节档”,吴慧说,从20多年前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以来,春节走入电影院就一直是很多中国家庭的新民俗。今年春节档电影排片丰富,类型多样,以喜剧为主,讲述亲情和温情,正契合节日期间阖家欢乐团圆的喜乐气氛。

“互联网+”,新年俗让年味更浓烈

互联网时代,不仅仅活化了旧年俗,更让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技术进行嫁接,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新年俗。

敬业福、爱国福、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打开手机“AR扫一扫”,将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福”字纳入囊中。大年三十22:18,支付宝集五福如约开奖。从网友反馈来看,分得1.58元的占大多数,但大家仍然乐此不疲。6年来,累计参与集五福的人数已超过了7亿,平均每两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曾扫福、集福、送福。在一项“你参与最多的新年俗”问卷调查中,集五福以87%的得票率领先。

扫福、讨福已为“80后”章悦的过年必备节目。章悦笑言,人到中年还在参与集五福这项游戏,并非在意最后能分到多少钱,而是希望通过这一形式增进和父母的情感交流,“今年爸爸把家里的福字都扫光了,但还是缺少一张敬业福,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扫张敬业福送给他,让他开心一下。”

扫码“集五福”蔚然成风,让传统“福”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另外一项“抢红包”活动的流行,更是全民狂欢的“固定年俗”。 今年,微信还推出限时免费定制红包封面活动,让“抢红包”这一春节国民活动变得更加妙趣横生。

“以前的除夕夜,大家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如今,一家人抢红包,拼手气,成了过年标配。”大年三十晚上,在银行工作的张乐风往微信家庭群里,连扔了十个“红包炸弹”,金额从50元到200元不等,张乐风说:“抢红包其实就是图个热闹,增加了一家人的互动乐趣,也算是以另外一种方式陪伴父母,尽一下孝心。”

今年,为了防控疫情,很多人就地过年,一份份沉甸甸的年货,满载着家人的思念和牵挂,“飞”到了亲人身边,让人们感受到团聚的温暖。

油炸的新鲜肉圆、自制熏鱼、自家灌的香肠……自从告诉父母今年不回家过年之后,在媒体工作的刘朝路便开启了天天收快递的模式。“为了打包这些菜,父母还特地买了抽真空的机器。我只需要放在微波炉里热个几分钟,便能吃上家乡味道的饭菜。”

寄年货成为新民俗,这背后是家乡父母和就地过年孩子之间的彼此惦念和牵挂。来自菜鸟物流的数据显示,1月20日至31日期间,从菜鸟仓发出的商超类年货包裹量同比2020年货节同时段增长50%。刘朝路说,父母快递寄来的是爸爸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而他则给父母寄了血压计和扫地机器人,希望他们能注重健康。在他看来,疫情让过年的方式变了,但亲情却没有变淡,一家人相互牵挂,其乐融融,这便是最好的“年味”。

旧年俗得到传承,新年俗不断涌现,民俗学家、南京农业大学季中扬教授认为, 民俗从来都是不断发展并逐渐丰富的。沉淀千年的年俗,如贴春联、拜年、守岁、赏花灯等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很多新民俗,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浓浓的年味传递下去,表达的正是中国人对“年”的深厚感情和期盼。 

原标题 云端过年,春节年俗焕发“新”年味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