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文明行为折射幸福生活

文明,让新春佳节更美满。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就地过年成为不少人开启农历牛年的特殊方式。志愿服务、公筷公勺、文明旅游……在盐城各地,文明实践蔚然成风,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这个牛年春节的新时尚。

春节前夕,盐城大丰义工联一行人来到残老康复村,看望这里的老人,为他们送去年货和压岁钱,陪老人提前过春节。临近中午,部分工作人员张罗着在厨房里做午饭,还有一些志愿者则为老人们写春联,大家还一起帮老人们将春联和福字贴到宿舍大门、窗户上。中午,红烧肉圆、红烧鲢鱼、腊鸡腿烧粉丝、烧杂烩等丰盛的饭菜摆了一大桌,工作人员和老人们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喜气洋洋。“从2011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会来村里看望老人,最少十几趟,多则二十多趟。”大丰义工联会长周旭才说,他们早已将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年前,在盐城市区通榆北村社区,江苏好人、市体彩中心“爱心中转站”负责人房艳和两位爱心妈妈,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和助学金一一分发给26名贫困家庭的学生,这些助学金不仅温暖了孩子们的心,也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上学困难。房艳坚持爱心公益活动41年,带动了身边无数人加入爱心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地为需要帮助的小孩和家庭送去温暖。

大年初六中午,家住新苑小区的郑敏一家八口坐在餐桌前,她利索地摆好每个人的碗筷后,又放上公筷公勺,全家人才正式“开动”。“去年3月初家里开始使用公筷公勺,刚开始一家老小不习惯,有时也会忘记用公筷,或者不小心把公筷、私筷拿混了,后来慢慢就习惯成自然了。”郑敏说,现在全家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饭都已经形成了使用公筷的习惯,就连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也会“教育”家长,要求大人们正确使用公筷。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成为所有人的共识。2020年6月1日,盐城市《公筷公勺使用规范》正式施行,在宾馆酒店、商业综合体、食品安全示范街区中的餐饮单位重点推行,相关单位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引导、督促餐饮单位参与“公筷公勺”文明餐桌行动,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率,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规范》施行以来,有效地用“公筷公勺”带动“餐桌文明”,用“餐桌文明”带动“社会文明”。

今年春节期间,盐城市餐饮单位一直持续落实严格的防疫检测措施,除日常消毒、进门测温、扫描“健康码”等常规防控措施外,很多饭店还在公筷公勺的基础上细化成一菜一勺。“春节期间,我们严格执行家庭聚餐不超过10人规定,超过10人的分成2个不间隔的包间,确保安全用餐距离。我们还提供半成品菜品加工服务,方便顾客打包菜品回家食用。”北京餐厅策划营销经理韦小艳介绍,为了满足不同顾客需求,餐厅会把一些适合现做现吃的菜品做成半成品,或者配好菜后通过外卖送到顾客家,确保他们在家也能享用到在酒店的菜肴口味和品质。

今年春节期间,天气基本晴朗、气温宜人,适合出游。在盐城多处景区,郁金香、桃花、樱花、梅花等竞相开放,环绕着错落有致的景点,一幅幅生动的美景图在黄海之滨展开,吸引市民游客驻足观看。今年盐城市文旅部门早早备足“年货”,以景区、文化场馆为实景载体,组织包括欢乐广场、缤纷舞台、书香天地、文博展览、线上活动、旅游活动等6大板块、360场次活动,丰富就地过年文旅融合新体验。春节黄金周,盐城市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277.81万人次。而在这样供销两旺的春节,各大景区秩序井然,游客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为营造文明旅游环境,盐城市各大景区都制订了系列强化旅游文明的措施,文明宣传主题海报、展架、道旗和宣传牌随处可见。戴口罩、扫描“健康码”、测量体温……为了应对春节假日的人流,盐城市各地景区都强化了疫情防控。景区各处都有工作人员和疫情防控志愿者,及时对游人不规范佩戴口罩、聚集等行为进行提醒,也能看到“小红帽”“红袖章”志愿者搀扶老人、为行动不便的游客提供各种便捷服务的温馨场面。

随着盐城市各大景区推出一系列倡导文明旅游措施,“文明装进心中,处处皆是美景”也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共识,大家在春节假期外出游玩时,重礼仪、讲公德、守秩序,文明之风随处可见。

原标题 盐城:文明行为折射幸福生活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