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传奇英雄朱慕萍:淮海大地矗立的英勇丰碑

去过淮安市清晏园的人,都一定会去公园内东北角的朱苑去看一看。近年来,公园里的其它景观在不断翻新,而这里却始终保持着1949年兴建时的原貌。朱苑不大,但每年清明前后,来这里的人却是络绎不绝,只因英雄长眠与此,他的名字叫——朱慕萍。

淮安是朱慕萍的出生地和安葬地,更是他经历战斗最多的地方,今天,英雄的故事仍被家乡人民所铭记,就让我们再一次缅怀烈士,共同纪念这位淮海大地上的英勇丰碑。

让敌人闻风丧胆

1912年4月19日,朱慕萍出生在涟水县前进乡,1932年20岁的他在响水中学读书时,被中共地下党组织吸收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同年夏天,朱慕萍只身前往上海,被编入沪东区共青团街道支部,不久转为中共党员,任中共上海市沪东区委干事、秘书等职。在上海两度被捕入狱,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出狱后,朱慕萍设法找党未果,回到涟水家乡办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朱慕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参与组织涟水县抗日同盟会。

抗日战争期间,朱慕萍转战在涟水、淮阴、淮安及周边县,让日伪顽匪闻风丧胆,是当时妇孺皆知的传奇英雄。1939年6月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成立,朱慕萍先后任八团三营营长、八路军教导第五旅参谋、涟水县游击大队长。1942年5月,任八路军涟水独立团副团长。1945年12月,调任灌云县独立团团长,率部拿下东辛据点,开辟了东辛解放区。1946年9月,独立团改编为淮海第一支队,任一支队参谋长。在解放军主力北撤后的险恶环境中,坚持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敌人,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1948年4月任解放军灌云县独立团团长兼县长。在解放连云港的战斗中,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指挥独立团和部分区中队,歼敌大半个旅。不久,独立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二七团,任团长。

1949年3月,朱慕萍奉命率部参加渡江战役。攻占西凉山的战斗打响后,他赶到担任主攻作战的三营阵地亲自指挥。连续行军作战,他已极度疲乏,战斗间隙,警卫员三番五次催他休息一会儿,他才在战壕里躺下,不料仅过几分钟,敌人突然向我阵地开炮,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边,朱慕萍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7岁。

朱慕萍牺牲的噩耗传到家乡,父老乡亲悲痛不已,淮阴地区党政军领导联合决定,在城南公园(现清晏园)为烈士建墓。1958年,重立墓碑背面增刻烈士生平。

为烈士“站岗”

2011年,清晏园在朱苑外设立橱窗,并逐步发掘、整理、展出有关朱慕萍烈士的历史故事和资料,使之成为园林内的一个红色文化景点。苑门常年开放,方便市民缅怀先烈,每一天,即使市民来的再早,这里也总是干干净净。负责打扫朱苑的便是清晏园的文明劝导员蔡发忠,他告诉记者,能够为烈士“站岗”,自己觉得很骄傲。

蔡发忠今年58岁,每天总是提前到岗。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来到朱苑,首先将烈士墓碑前被风吹倒的鲜花扶正,然后拿起大扫帚,将墓碑周围的地面打扫干净,虽说朱苑不大,但蔡发忠每天至少要花费30多分钟才能打扫完,哪怕一片树叶他也不放过。等这里忙完了,他才会去忙其他的事情。

“没有烈士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蔡发忠告诉记者,在来到清晏园工作之前,自己也只是知道朱慕萍这个名字,知道这里有个烈士墓,但具体事迹知道的并不多。真正来到这里之后,他特意去了解学习朱慕萍的相关事迹。“在了解之后,就更觉得自己应该把工作做好,只要我还在这岗位上一天,我就会一直好好做下去,我相信很多来缅怀烈士的人也一样,大家都会记住英雄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

季琳是清江浦区清江街道计生办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街道每年都会在清明节祭扫朱慕萍烈士墓,而她每年都会来到这里,每一次都有着不同的感受。“每一次听到朱慕萍烈士的事迹,敬佩之情都油然而生,更为自己是一名党员而感到光荣。同时,也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继承先烈遗志,好好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融媒体记者 王磊

融媒体编辑 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