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全国脱贫攻坚淮安典型】扎根基层谋增收 聚力创新促富民——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孙国君

从2016年2月至去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孙国君连续两届担任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队长。4年来,他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带领36名队员心系百姓、扎根基层,在精准帮扶中突出帮扶成效,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分布式光伏、技能培训、安东米富平台、健康扶贫”四张亮丽名片,走出了一条以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只有把准脉搏找到穷根,才能对症下药拔掉穷根。”孙国君说。依托涟水生态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他突出帮扶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扶贫、乡村产业振兴作为增强“造血”功能的根本来抓,有效激活要素资源,精心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多渠道解决村集体和低收入户发展增收的难题。

抢抓政策机遇,筹集帮扶资金。在涟水县19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建设2310千瓦的村集体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逾180万元;采用“企业+农户+银行贷款”模式,为近200户低收入户每月平均增收近300元。同时,运用多重政策,推动涟水县残疾人光伏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

整合现有资源,培育经营主体。依托工作队注册的“安东米富”品牌,以“互联网+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充分挖掘存量农业项目,对接7个生产基地、15个家庭农场,开发草鸡蛋、有机大米、红薯粉丝等23个特色农产品,覆盖9个村3133亩地,带动农户2066个。其中,省定经济薄弱村5个,低收入农户86个。

组织技能培训,注重健康扶贫。针对当地低收入户缺技能的现状,动员具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参加工作队组织开展的烹饪、育婴、柳编、老年护理、面点等技能培训,4年来共举办培训18期,1700多人接受培训,600多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创业。积极协调,疏通渠道,叠加各种救助政策,为涟水县30多名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困难家庭儿童实施手术救治,并主动作为,探索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率先在涟水实施“1+N”村级医疗互助。截至去年底,全县有47个村近6万人参与医疗互助,被群众称为“第二医保”。

融媒体记者 张小燕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

通讯员 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