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边红色资源“圈粉”

春日的周恩来纪念馆,海棠樱花相继开放,络绎不绝的瞻仰者们在树下驻足、在周恩来铜像前合影留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开好身边的党史学堂,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激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力的重要举措。

“近”处入手强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也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彰显着党的优良传统和崇高价值追求。“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江苏拥有革命遗址、遗迹1710处。用红色资源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其实很多时候并不必舍近求远。充分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打造身边的红色品牌,往往能够更好地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真”处用力强保护。用身边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可谓走对了路子、抓住了重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必须利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在身边人、家乡事的鲜活教材中,激活党员干部的红色基因。这就要求我们在全力保护、真实再现上多下功夫,确保历史的原味和真味,以真景引人、以真境动人、以真情感人。求“真”需要强调保护与利用并重。既要积极构建保护体系,确保身边红色资源留下来、传下去,也要加强研究开发、宣传利用,让可看、可听、可读的红色资源传得开、传得广。

“趣”处呈现强吸粉。颜值与内涵兼具,方能持续吸粉。拉近身边红色资源与受众的距离,仅靠讲解员讲参观者听,或者隔着玻璃看文物、拍照留影显然是不够的。用身边红色资源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切中接受规律。从建湖县的“建湖党史故事100讲”,到江苏大学的党史情景剧《王二的长征》,生动鲜活的实例一再说明,能否用好身边红色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学习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创优,能否在已有资源上注入新内容、新元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趣味性。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历史从未走远,历史一直都在身边。从“近”处入手、“真”处用力、“趣”处呈现,让身边红色资源这一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不断“圈粉”,持续激发攻克前行路上“娄山关”“腊子口”的磅礴力量。(段宗科)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