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五位一体” 推进“四个全面”】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与时俱进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取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内涵和世界意义,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内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表述,是一个内涵丰富、指向明确的概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体是国家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领域的扩展,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开辟一条现代化新路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关于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要完成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是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现实的奋斗实践中创造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也是一条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方位的现代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表征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的特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世界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融合了物质的现代化、精神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致力于社会的全方位进步,这一整体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成为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诠释了以人的解放为价值旨归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当前,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的余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复苏乏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作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为全球经济的繁荣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的现代化必然在新发展理念的践行中为世界生产力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红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这种发展模式在现代化的范式上突破了传统西方现代化的模式,拓展和深化了现代化的理论,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分崩离析,改旗易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扎根中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为世界共产主义注入发展活力和定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归根到底是如何发挥和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这一战略安排通过构建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推向新的阶段,为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提供了新的支柱。

(梁文凤 作者系淮安市委党校教师)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