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向高产高质“掘金”,无锡阳山水蜜桃机械化种植奏响“乡村致富曲”

桃树倚着Y型不锈钢支架,新桃枝按支架固定的空间生长;工人站在升降平台上采桃;桃子没有套袋依然长势喜人……28日,在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300亩水蜜桃机械化种植试验基地,几名游客纷纷感叹眼前场景颠覆了他们对传统种桃模式的认知。“探索了6年后,机械化种桃终于迎来‘春天’,目前这里农机装备应用比例90%以上,8个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种植和半机械化种植各占50%。”基地相关负责人孙建勤说。

个大皮薄、桃肉软而香甜多汁,阳山2万多亩水蜜桃远近闻名。但生产环节以人工为主、桃农老龄化现象严重的现状,给产业长远发展埋下隐患。6年来,镇农技站和相关科研院校专家、种桃大户一起摸索机械化种桃模式,约投入500万元,希望通过种植方式的改变为水蜜桃产业赋能。

机械入田,首先要改变矮而密的传统水蜜桃栽培模式。在基地,树间距由原先的4米×4米改为较合理的2.5米×5米,减小了主枝开张角度,便于高效农机进出。机声隆隆中,孙建勤开着卡丁车大小的除草机进入桃田,不到5分钟一亩杂草就割完了。在以前,这需要2个人花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他说,现在桃田耕翻、打农药、追肥、修剪下来的杂枝处理,也都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树枝粉碎机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省工省力。

在用工量大的采摘、修剪等环节,基地也想方设法通过机械辅助提高效率。在驶入桃田的升降机上,孙建勤采完树顶的几只熟桃后踩下按钮,待平台往后挪并往下降了1米后继续采桃。他说:“原先一棵桃树上的桃子采摘,采桃工要把梯子搬来搬去、上下多次,有了升降机效率提升一倍。”在基地,修剪、套袋环节也有升降机辅助,施肥环节有高效农机辅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孙建勤粗略算了下,今年基地桃田的高效农机大幅增加,目前已有20多台(套),每亩所花的人工费仅需2000多元,比正常年景的传统种植模式减少约60%。

无锡市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中,只有小麦水稻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水蜜桃的机械化种植没有先例可循,仅研究桃田宜机化改造,我们就花了近6年。”阳山镇农技站站长金唯新说。这一模式不仅为农民减负,还围绕惠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向高产高质“掘金”。“预计再花四五年优化后,可亩产1万只水蜜桃、亩产量可超2吨,是传统模式的一倍以上。”孙建勤说。

原标题 【乡村振兴】向高产高质“掘金”,无锡阳山水蜜桃机械化种植奏响“乡村致富曲”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