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记者强四力】药材场村:村民“进城”记

“先从老淮涟路乘车到涟水县城,再坐轮渡进村。”日前,淮安日报社副总编陈晓平回忆2006年前往涟水县药材场村采访时的场景。如今,从市区出发,沿着S237,还没到涟水县城,先到了药材场村。昔日渡口已不复存在,一座宽敞的大桥将该村和县城连接。

药材场村,顾名思义,原本是药材场,2001年,与周边2个村合并成药材场村,以种植板蓝根、白芍、丹参等中药材为主,但收益不佳,一度被列为省整体推进村。“要想富,单靠种植业不行,必须让村民们敢于创业。”(《让创业理念在村民心中扎根》刊登于2006年5月12日《淮安日报》)在时任药材场村党支部书记孙平的宣传、引导、服务下,该村掀起了创业热潮,到2006年,新办私营小企业13家,雇用当地劳动力200余人。

2008年,药材场村并入涟水经济开发区,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如今,村民变成市民,高楼耸立,厂房林立,环境整洁,“和记忆中完全不一样,这里现在就是城市。”陈晓平说。

两代人的创业故事

进村入户采访时,陈晓平深深感受到,2006年根植村民心中的创业理念,如今依然扎根于药材场村。

在孙平的关心、帮助下,村民俞同兴贷款2万元,买回2台机器,于2003年创办了意达电子配件厂,为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多家公司生产变压器用卡簧。“第一次背着自己生产的卡簧到南京找厂家,为了省钱,不住旅店睡公园,打不起的,就背着产品挤公交,饿了就吃碗阳春面……”陈晓平回忆彼时采访时俞同兴的话。那一代创业的药材场人坚信,只要能找到第一家,就会找到第二家、第三家……市场是一步一步闯出来的。

2012年,俞同兴退休,儿子俞加猛接手时企业已有10余台机器。在苏南的多年打拼历练,让俞加猛比父辈们眼界更开阔。接手意达电子配件厂后,他紧跟行业发展潮流,对生产技术进行更新换代,从人工操作升级到半自动化,机器增加到30余台,“除去生产成本、人员工资,每年纯收入有20多万元。”俞加猛说,收入虽说不算多,但能够保障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也能带动数十名乡亲就业,“这也是当年村里鼓励大家创业的初心。”

现在,俞加猛又将工厂交给家人打理,他开始了新事业。2020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俞加猛当选村委会副主任,“竞选副主任,是想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扎了根的创业理念

当年,孙平在宣传、动员、帮助村民创业的同时,自家也办起了预制品厂,搞起了砂石经营,不仅起到了创业带头示范作用,而且让当地不便外出打工者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村干部中,7个人有开厂创业的经验。”现任药材场村村党总支书记张士龙有些自豪地说,他们涉足无线电配件、冲压件、工程机械、电气安装销售等多个行业。就拿村监委会主任王祥来说,他以前在无锡的厂里打工,做到了车间主任,既掌握了技术又有管理经验,返回村里后开办了工厂,做机床加工。

创业的理念,在药材场村一直延续着。有着创业经验的村干部,也将这一理念在全村传递着。

“我一开始也是由村里人带着的。”目前在石家庄市做工程的徐秀华在电话里告诉记者,2000年开始,他和村里一些人到外地打工,一开始只是工地上的一名普通工人。在同村工头的帮助、带领下,他一步步做到了管理层、创办了建筑公司。“我们药材场村的人,创业精神足。”

经过多年发展,徐秀华的工程遍布全国各地,“哪里有工程就去哪里。”徐秀华的公司常年雇用1000余名工人,其中药材场村的占三分之一。“带着他们做的同时,我也帮助他们学会自己闯荡、创业,把我们药材场村在建筑行业的名气打响。”

村民变市民的幸福转变

锦纶化纤、强凌照明、霞客科技、源通制帽、鸿鹄化纤、滨海机械……并入涟水经济开发区后,随着一大批知名企业相继在药材场村及其周边地区落户,村民们开办的私营小企业配套生产零配件,销路稳定,越来越多的村民纷纷返乡就业。

“也是苦三四千,在家不比外出赚的少。”村民高军红乐呵呵地说,更开心的是可以一大家人天天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滨河新苑小区、宁和庄园……农民安置小区及配套的商业市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村民变市民,住进了高档小区。“篮球场、网球场,整个小区绿树成荫。”带着记者走进滨河新苑小区,张士龙自豪地说。宁和庄园以小别墅为主。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村里还特意组建了物业服务公司,聘用的都是村里人,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卫生、更舒心的家园。

新的药材场村,本着“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和“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在加快推进道路路网建设的同时,一次性完成雨污管网、弱电杆线入地、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建成区内完成了较高规格的道路路网建设,雨污排水、供水、供电、供气、电话、电视、网络等全部配套到位,实现了“九通一平”。

“环境好,空气好,蚊虫很难进家门,闻不到鸡屎猪圈的味道,住在这里舒心。心情好,身体也好!”79岁的王寿坤老人美滋滋的。旧居拆迁,两个儿子各分得一套3室1厅的房子,“想在哪家住,就住哪家。”社保、医保、养老金也全都解决了,平日看看电视,小区里逛逛,老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城里人的生活。

记者手记:

以前的村庄,纳入了新城;世代的村民,成了市民。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药材场村的变迁,可以说是一个样板。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药材场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让创业理念扎下根”,药材场村进行了一场解放思想的实践,虽然规模小、体量小,但一批乡村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劳,在先富起来的同时,带动了村民就业。

涟水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众多知名企业的落户,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在为家庭增收的同时,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公共服务,是做好村民变市民“后半篇文章”的重中之重。高规格的路网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高档的住宅小区、周到的物业服务,群众最关心的社保、医保、养老等也都得到了解决……

如今,干净舒适的楼房、优质贴心的保障和稳定的经济收入,让药材场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新闻指导 陈晓平

本报采访团 李超 何剑峰 钱润宇 刘华 刘东升 孙重阳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