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五万里 红色新安路丨寻访三号码头、火车站旧址,新安旅行团从这里开启“红色之旅”

十七载革命岁月,五万里救亡征途,新安旅行团这支诞生于抗日战火的儿童团体,驰骋江淮,转战淞沪,奔赴绥远前线,远达塞外荒原,足迹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为争取抗战胜利、全国解放作出重要贡献。7月16日至20日,淮安市新安小学组织开展“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红色寻访活动,16名“小好汉”代表沿着新安旅行团的足迹,打卡红色地标,重温百年党史,在红色寻访中汲取童心向党的奋进力量。他们到达的第一站,便是当时江苏省政府所在地——镇江。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拼命地做工,拼命地跳,一边儿学习,一边儿教……”在镇江“三号码头”旧址,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新安小学的“小好汉”们唱起了《新安旅行团团歌》。1935年10月,新安旅行团离开淮安后,由“三号码头”登陆镇江,拜访当时的省政府官员以期得到支持。时隔86年,新安小学“小好汉重走新安路”红色寻访活动再次来到镇江,眼前的“三号码头”已化作金山湖旁一道美丽的风景,两座由岸边伸向水面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静静伫立,它们曾是客船进港、固船的通道,日复一日的江水冲刷在这里留下了斑驳印迹,新安旅行团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却在岁月中历久弥新。

“1941年夏天,日伪军对苏中地区进行‘扫荡’,新安旅行团几名团员就隐蔽在岔河区一处偏僻的地方……”聆听水浪拍岸的声音,站在历史的记忆里,“小好汉”们举行了“宣讲新旅故事,重温新旅历程”活动,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新安旅行团在镇江鲜为人知的往事。“故事部部长”咸丝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新安旅行团鲜为人知的往事:当年,团员们借住在村民家中,某日房东赠予他们几根嫩玉米,被汪达之知道后执意要给房东五角钱作为买玉米的费用。

“这么好的嫩玉米被我们吃了,老乡要少打多少粮食?你们想过吗?”当咸丝予模仿着汪达之的语气说到此处,“小好汉”们听得入神,感慨前辈生活环境艰苦的同时,也被团员与百姓之间的深厚情谊所打动。

“国旗升在朝霞里,红星亮在眼睛里,歌儿唱在欢乐里,我们长在幸福里……”一曲《祖国在我心窝里》后,《新安旅行团团歌》的昂扬旋律紧接着响起,“小好汉”代表们迎着江风,将对祖国的热爱、对前辈的敬意融进歌声,在青山碧水间久久回荡。

“码头上还能看见绑绳索的铁环,和前辈看过的一样。来到这里后感觉和前辈们的距离更近了,我们重温了他们踏上抗日救亡征途的第一步!”咸丝予说。

沿着新安旅行团的足迹,“小好汉”代表们来到位于京畿路的镇江火车站旧址。当年,团员们乘火车一路向西,前往当时国民政府首都所在地南京,继续寻求旅行修学、宣传抗日的支持。

再回京畿路,一条近百米长的铁路轨道上,停靠着一辆青皮火车,掩于层林叠翠之间,与铁轨右侧的信号灯遥相呼应,共同见证跨越百年的历史变迁。就是在这里,驱散黑暗的征途如火车路线一般铺向全国,让新安旅行团的抗日主张响彻华夏大地。

“新安旅行团没有得到省政府官员的支持,但当地有志之士纷纷伸出援手,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从淮安出发时大家还穿着草鞋,从镇江火车站离开的时候都穿上球鞋了。”冒着细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馆长顾学让背对火车,为“小好汉”代表们还原了86年前团员们离开这里时的场景。

听完故事,“财务部长”陈衍黄走近青皮火车,细细地看着。“原来前辈就是坐着这样的火车去到南京,我还是第一次见!”新奇过后,陈衍黄想起平日里出门乘坐的高铁,连连感叹。“他们如果能穿越时空见到高铁,一定会为我们伟大的国家,为这个幸福的时代而感到无比自豪!”(柏丽娟 高波)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