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写好“农房故事” 实现百姓安居乐业梦

自农房改善工作启动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路线图”,制定“任务书”,绘好“时间表”, 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全力掀起农房改善工作热潮。2020年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5815户,今年拟竣工农房改善项目15个,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新建农房6611套,3年将累计改善约15000户。其中张兴社区、博里画苑、李庄社区、红庄社区等4个项目入选省级农房示范项目,卢滩社区、卫东社区、岔溪社区、鲁成社区等4个项目入选市级示范项目,卢滩社区和博里画苑两个农房项目获得“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荣誉称号。


坚持为民初衷惠民生

几年前,漕运镇平河村农民邓炳尧一家五口住在3间老旧小平房里,每到下雨天,出行非常不便,潮湿的环境让他苦不堪言。今年5月,邓炳尧拿到新房钥匙,搬进了小李新型农村社区163平方米的新房。现在,新家靠近348省道,出行极其便利,头脑活络的他联合几位村民开起了民宿。他高兴地说,住进了新房子,日子也越过越好。


淮安区针对全区农村住房现状和群众改善意愿开展了多轮调研摸底,特别是对全区62456户非楼房户逐户上门征求改善意愿。在具体操作上,实行“先申请后搬迁、先建设后拆除”,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困难群众帮扶方面,实行政府兜底安置、评估补偿保底、新房补助提标和一次性照顾等多种政策,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负担。

坚持地方特色布项目

盛夏时节,走进卢滩村新型农村社区,“农味”清新的田园景象铺面而来,配套的芡实产业、生机勃勃的乡间景观,展现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据了解,卢滩社区采用“一二层联排、自带院落、白墙黛瓦、绿树繁花”江淮平原风格,共计改善370户。社区还利用磨盘、石碾等老物件进行生态化布置,打造乡间“微景观”,使小村景融入百姓大生活。


在农房项目布点上,淮安区一方面顺应群众“进城入镇”总体趋势,便于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对基础条件、自然肌理较好的村庄进行集聚提升,提供多种改善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卢滩村结合村民需求,积极引入高效种植技术,强化产销对接,注册商标,申领地理标志,发展芡实酒生产,在产业深加工、品牌打造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带动农户增收。2020年,卢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1万元,今年有望突破80万元。

坚持上下联动抓推进

“前不久刚拿到新房钥匙,有135平方米,现在开始装修,心里感到十分敞亮。” 在淮安区石塘镇张兴村村民温在国家中,52岁的老温激动地告诉记者,家门口就有小广场、小游园,还经常见到前来散步跳广场舞的老邻居,心里特别高兴。


据了解,张兴村共新建55幢186套住房,大部分农户已搬进新房。通过农房改善,住上新房的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淮安区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坚持将农房改善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每月至少推进一次;分管领导深入一线,每周现场会办一次;镇街党委书记坐镇指挥,每日调度。成立6个驻点督导组,分片全程跟踪项目建设。同时,开发了“云监工”软件系统,实现农房项目施工现场线上全程可视。自然资源、住建、行政审批、农业农村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用地保障、质量监管、手续办理、产业配套等环节,保障农房项目快速高效推进。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淮安区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昂扬状态,从严从实、从紧从快抓好农房改善项目建设,奋力续写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淮安区“农房故事”。(赵日超 李俊峰)

融媒体编辑 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