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不做网络“透明人”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然而,随着承载信息的数据呈现几何级增长,大数据公司滥用用户隐私、人脸数据公开售卖等个人信息保护难题,也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痛点,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带来新的风险和隐患,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迫在眉睫。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等数据不但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法律准绳约束,上好“安全锁”。为了减少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泄露,有效保障信息安全,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加强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构建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对恶意信息的传播进行控制和监督,预防和减少欺诈现象。对于盗取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不法犯罪行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严厉打击,坚决抵制违法行为,不给那些钻空子、存侥幸心理的企业和个人任何机会。同时还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切实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加强技术保护,享受“大数据”。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漏洞侵入别人的计算机,进而获取想要的信息。相关企业和机构应当不断提高反病毒技术和安全扫描技术,对于潜在风险程序进行整理和维护,以此保证数据的安全。通过在个人使用过程中防火墙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和介入,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同时还应当利用大数据积极探索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的新技术、新手段,进一步加强防攻击、防泄漏、防窃取的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务带来的个人信息保护挑战。

增强个人意识,穿上“安全服”。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也是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所以,为了预防一些可以避免的个人信息安全泄露的问题,提高个人的安全保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一些涉及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进行加密,对于一些软件需要授权的问题,尽量不要授权;对于一些非官方的短信、二维码和垃圾软件一律拒绝。如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立马寻求相关部门的协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全社会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多留一个心眼,多问一个为什么,让别有用心之徒,没有任何机会可乘,没有任何缝隙可钻,没有任何幻想可抱。

大数据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威胁,积极推动大数据应用发展的过程,也不能缺乏对大数据的管理。只有消除数据使用的安全隐患,保障公众安全上网,守护网络安全防线,才能真正让大数据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今后个人信息势必将产生更加多样的大数据应用,我们既要善于利用技术创新的红利,让技术成为法律调控范围内的利器,也要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价值,唯有如此,个人信息的保护水平才能更上层楼。保护个人信息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社会的广大成员,也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全。(陈奕宏)

融媒体编辑 曹盈

责任编辑 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