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防范农业生产风险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我市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上半年,我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充分发挥金融支撑作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把更多金融资源分配到农村重点领域,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政策性担保服务精准有力

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担保金额18.63亿元,占各项担保业务总额的84.43%。省农业担保淮安分公司在保企业998户、在保余额8.95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231户、2.42亿元。淮安区构建涉农企业风险分担机制,在全市率先建立政银企担风险分担合作模式,目前在保金额1.36亿元、惠及36户涉农企业。

涉农贷款规模持续增加

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871.81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5.4%,同比增长19.39%;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3.41亿元,同比增长4.52%。市人行向全市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支小再贷款0.6亿元、支农再贷款5.97亿元,办理再贴现3.52亿元。

重点领域支持不断加强

推动银行机构为涉农类重大项目多渠道提供融资服务,上半年已为10个全市涉农类重大项目提供融资13.82亿元。全市法人农商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全家福”“乡村振兴贷”“农商E贷”“阳光E贷”等多个特色惠农信贷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50余户、信贷支持8.5亿元。

银企合作对接形式多样

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推动我市3户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7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入驻平台,并发起线上融资需求。启动普惠金融大数据平台建设,运用“互联网+信贷”模式,目前平台已授信38.6亿元。推进“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融资对接,14家银行机构为32个村企联建项目提供授信10.8亿元。

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全面开展全市信用镇街、信用村、信用户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有75个镇街被评为信用镇街,占全市镇街总数的68.2%;955个行政村被评为信用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6.7%;55.8万户被评为农村信用示范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59.4%。利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和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上半年,全市组织进村组宣传519次,宣传覆盖人数超8万人。

融媒体记者 王舒

通讯员 冯瑞

融媒体编辑 袁玥

责任编辑 潘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