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印记】只有香如故——记张芳久烈士

日前,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石明闯引领下,记者来到张芳久烈士纪念碑前。“张芳久在淮阴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淮涟地区抗日武装的组建和党组织的重建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将永远活在淮安人民心中!”石明闯动情地说。1987年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张芳久为革命烈士。1989年,在张芳久牺牲50周年之际,中共淮阴县委、淮阴县人民政府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为张芳久建立纪念碑。随着石明闯的讲述,记者的思绪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张芳久,陕西人,1938年初从延安抗大毕业被分配到中共苏鲁豫皖特委,任徐东南区委书记。5月,徐州失守后,徐东南区委撤销,成立中共苏皖工委(后改为中共苏皖特委),张芳久任副书记。

1939年初,中共苏皖特委根据党中央关于“巩固鲁南,向苏皖发展”的战略方针,派张芳久、高兴泰、戴曦三位同志到淮(阴)淮(安)涟(水)泗(阳)地区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发展抗日武装,领导民众进行抗日活动。他们由朱慕萍带路,走了三天三夜,途经郯城、新沂、沭阳,于2月10日晚到达涟水朱慕萍家。他们到达淮涟后,即成立中共淮属临时工作委员会,张芳久任工委书记,高兴泰、戴曦任委员。4月,中共淮属临时工委改为中共淮属中心县委,书记仍由张芳久担任,具体领导淮阴、淮安、涟水、泗阳等县党的工作。

张芳久文化水平不高,但很有涵养,善于联系群众。他衣着朴素,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平时,他经常走村串户,帮助老乡铡草、喂牛、拾粪、挑水、扫地,遇到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在和群众交往中,张芳久深入了解当地青年的家庭、思想和表现情况,对在大革命中脱党的党员,张芳久主动团结并鼓励他们在抗日斗争中接受党的考验,积极帮助他们恢复组织关系;对在抗日斗争中涌现出的进步青年,张芳久热心帮助,引导他们在斗争中不断成长。不久,淮属中心县委发展了一批青年入党,张芳久亲自主持入党宣誓仪式。这一批党员,后来绝大多数成为我党在淮海区领导抗日斗争的骨干力量。经过张芳久等人一段时间的努力,淮属地区各县党员数量大增。为了加强领导,1939年3月,中共淮阴临时县委成立;4月,淮安工委成立,随后各县都建立了党组织;7月,中共苏皖区委决定建立苏皖第三地委,张芳久被任命为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张芳久虽然年轻,却很有胆略。当时,日军占领南京、徐州后,步步向淮阴进逼。而驻淮阴的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部消极抗日,对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力破坏,加之淮涟地区封建宗法势力很顽固,存在许多不同的封建派别和地方势力,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给党的工作增加了重重困难。尽管如此,张芳久仍周旋于各派势力之间,恢复党的组织,创建抗日武装,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使淮阴的抗日斗争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开展,为主力东进淮海建立抗日根据地作了组织上、军事上的准备。

1939年3月1日,日军进攻淮阴,韩德勤的军队不发一枪,仓皇逃窜,淮阴、淮安陷落敌手,淮阴、涟水等城镇的进步青年都撤到了乡村。这时,张芳久积极联络进步青年中的骨干分子吴觉、林士钧、赵心权等人,并分别指示在淮安工作的高兴泰和在涟水工作的戴曦,千方百计抓武装。不久,在张芳久等人的指导下,淮阴成立了抗日义勇队,涟水成立了民众抗日独立营,淮安成立了民众抗日自卫队。张芳久亲自担任淮阴抗日义勇队参谋长。这些民众抗日武装建立后,虽然力量还很弱小,但张芳久等人毅然带领队伍积极开展对敌斗争。首先在渔沟东五条路发起伏击战,打响了淮阴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4月中旬,文殊庵一战,粉碎了汉奸、土匪妄想打垮我抗日新生力量的企图;4月30日夜袭王营镇,打得敌伪军惶惶不可终日……这些战斗,不仅震慑了气焰嚣张的敌人,也使抗日武装力量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为了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政治、军事素质,张芳久与夏如爱等人在淮阴蒋祠堂办起了教导大队,张芳久任教官,组织干部战士学政治、学文化、讲战略、练战术,部队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张芳久等人的努力下,淮阴抗日义勇队成了当时淮阴民众抗日武装力量中最强的一支。

淮阴民众抗日武装力量的兴起,引起了敌人的惶恐不安,他们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采取各种手段,妄图搞垮这些队伍。在这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有的同志动摇了,甚至主张解散武装,或接受国民党改编。张芳久意志坚定,团结党员和部队中的骨干分子,耐心教育和说服思想动摇者,坚决反对接受改编,并果断提出打八路军的旗号。经过张芳久的积极工作,淮阴民众抗日武装力量终于顽强地坚持了下来。1939年6月,根据中共苏皖特委指示,张芳久集中淮阴抗日义勇队、淮安民众抗日自卫队、涟水民众抗日独立营等,在涟水成集小学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游击支队第八团,张芳久任八团党代表。

这时,日、伪、顽势力对张芳久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同年7月,张芳久赴涟水检查工作,夜宿淮阴渔沟北小潘庄,惨遭顽匪杀害,时年26岁。

张芳久虽然在淮阴只战斗了5个月时间,但他的不朽功绩和淮阴人民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一起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融媒体记者 张小燕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

责任编辑 宋莹莹